【孕育百科】月经稀发难怀孕,你可能需要注意这个病!

匡淑杰医生 发布于2019-12-12 16:22 阅读量7319

本文由匡淑杰原创

  很多年轻女性月经老是不规律,不是提前拖后好多天,就是三五个月才来一次。

  平时可能没啥症状干脆不当回事,等到了要备孕生小孩才发现迟迟怀不上,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1.png

  据文献报道,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5.
61%,即平均100个育龄女性中有5.6位是多囊卵患者,被称为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

  多囊卵患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在1935年由Stein及Leventhal学者提出,虽然临床已逐渐发展了几十年,但其致病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呈现出高度的个体差异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相关表现(多毛、痤疮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等,并可同时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脂代谢紊乱等代谢异常。

  而月经不规律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往往给多囊卵患者敲醒了第一记警钟。临床上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月经稀发、经期经常性地提前或延后甚至经期过长才来就医而被确诊为PCOS。

  怀疑有多囊卵,具要完善哪些检查才能确诊呢?

  首先,妇科彩超不能忘。为什么提醒大家要做妇科彩超呢?多囊卵患者一般以月经不规律为首发症状去医院就诊,但并不是所有的月经不规律患者都是多囊卵。很多妇科疾病都会引起月经不规律,比如常见于育龄女性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等。而这些疾病均为器质性病变,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故在诊断多囊卵时建议完善妇科彩超以排除其他疾病。

  其次,性激素检查必不可少。部分多囊卵患者表现为高雄激素及其相关表现,如多毛、痤疮等,且性激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

  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解读》一文,多囊卵患者尤其不伴肥胖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升高且固定,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相当于早卵泡期水平,因此LH/FSH比值多大于2,。而有10%-15%多囊卵患者存在催乳素(PRL)水平升高,这可能与雌激素持续刺激有关。

  除此之外,临床还有很多疾病与多囊卵的临床表现相似,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2.png

  多囊卵患者是否很难怀孕?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无排卵性不孕妇女中约70%为PCOS患者,也就是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会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那么是不是多囊卵患者就一定怀不上孕呢?

  当然也不是。临床上也有很多多囊卵患者自然受孕并顺利生下宝宝的,只是相对正常育龄女性来说,怀孕几率会低一些。

  如何治疗多囊卵?

  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其本身无法根治,也就是说只能控制症状、对症治疗。

  而鉴于其高度的个体差异性,临床提倡个体化治疗,即对于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的,一般以调整月经周期并促排卵、提高受孕率为主;而对于年轻女性没有生育要求的,则以调整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等症状为主要治疗方案。

  此外,研究表明,31%~35%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其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较正常人群升高5~10倍。且30%~6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肥胖,70%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这两者的异常反过来又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情,导致恶性循环。

  多囊卵的青春育龄期美少女跟糖尿病患者一样,需要管住嘴、迈开腿?

  答案是:Yes!多数专家均建议多囊卵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即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及行为干预。在保证每天基础热量摄入的同时,减少脂肪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积极进行健康训练,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此综合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机体糖脂代谢、机体内分泌状态,同时可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减轻并维持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多项研究显示,针对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减轻5%~10%后可降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循环雄激素水平下降,进而有效恢复排卵及规律月经周期。而良好的运动饮食习惯则可提高治疗反应,使妊娠率提高。

  中医方面,有学者对1000多例多囊卵患者进行体质分析发现,多囊卵患者平和体质者仅占3.74%,余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质偏颇,且以倾向气虚质及湿热质者为多。

  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及中医证候,从整体出发,分别采用益气活血、祛湿化痰、补益脾肾等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而诸多研究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较单一西医治疗来说,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及远期改善率。

  及时关注月经情况

  女性专科疾病无非“经带胎产”四个方面,其中月经是最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女性不怎么关注月经来潮,管它一个月两三次还是几个月一次,也不注意月经的颜色和经量,只要不痛经、没啥不舒服的就不去就诊,其实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

  温馨提醒:人体不是机器,固然有经期不准,月经不规律的时候,但这种不规律一般在1-2个月之间机体就能调整和恢复过来。如若月经长时间出现异常,则需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