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性面瘫,如何治疗?

刘良燚医生 发布于2025-04-24 19:44 阅读量137

本文由刘良燚深圳市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疼痛科原创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

什么会导致面瘫?

受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到压迫,引起面瘫。

这种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20-40岁人群相对更为常见。年轻人可能更多与疲劳、受凉等诱因下的病毒感染有关;老年人可能与身体机能衰退、基础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周围性面瘫有哪些症状?

1、静态与动态表现:

(1)当面瘫发生时,在休息状态下即可观察到面部的不对称。

(2)患者尝试做面部表情动作时,功能障碍更为明显。如闭眼时,眼脸不能完全闭合;皱眉时,患侧不能形成正常的皱纹;鼓腮时,患侧脸颊有漏气现象,严重者流口水现象明显。

2、视觉、味觉和听觉:

(1)无法闭合的眼睛部分或完全失明。

(2)部分患者会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通常受影响的是舌头前部分的味觉。

(3)有的患者会出现听觉过敏现象,对普通音量的声音感觉过于响亮、难以

忍受。

如何治疗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期如有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的证据时,可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口服;神经

营养类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口服。

物理疗法:

中、低频电疗法、康复训练。

微创介入治疗:

面神经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

手术治疗:

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神经血管肌肉移植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