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皮肤上突然冒出大片红色或肤色的“风团”,痒得钻心,但几个小时后,它又像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核心特点:
来去如风: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别处可能又长出新的。
奇痒无比:这是最主要的感受。
形态多变: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可以融合成大片。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发作,核心病机在于“风”。这种“风”来去迅速、变化无常,正对应了风团起落、瘙痒游走不定的特点。而“风”的产生,又与内在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风与热结合为风热;风与寒结合为风寒;风与湿结合为风湿;风与燥结合为风燥。
※核心病机:正虚风扰
“风”是导致瘙痒和皮损的直接原因。但这“风”从何而来?它往往是身体内部失衡后,引来的“外邪”或产生的“内风”。
※中医如何治疗与调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不仅是“止痒”,更是 **“治本”** ,通过调整失衡的脏腑,让“风”无处可生。
1. 中药内服(核心手段)
* 根据你的具体证型,医师会开具个性化方剂。
* **风热型**:疏风清热
* **风寒型**:疏风散寒
* **湿热型**:清热除湿、
* **血虚型**: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 **气虚型**:益气固表去风
* **阳虚型**:温阳驱风
2. 针灸与放血
* 针灸(常选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能有效疏风通络、调和气血,快速止痒。
* 在耳尖或大椎穴点刺放血,对急性、热性的荨麻疹有奇效,能迅速清泄热毒。
3. 拔罐与刮痧
* 主要在背部膀胱经进行操作,能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尤其适用于风寒型和内有湿邪的患者。
4. 生活与饮食调护(非常重要)
* 避风邪:发作期避免直接吹风,尤其是出汗后。
* 调饮食:
* 忌口:避免辛辣、油腻、鱼虾海鲜、牛羊肉等“发物”。
* 建议:饮食清淡,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等。
* 畅情志:情绪波动、精神压力会加重病情。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平和。
* 慎起居: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熬夜最耗伤阴血,是许多慢性荨麻疹的诱因。

总结
中医视角下的荨麻疹,是身体内部发出的一种 “失衡信号” 。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失衡点(是寒是热?是虚是实?),然后通过药物、针灸和生活调养,帮助身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中医的整体调理思路往往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温馨提示: 本文旨在科普,不能替代专业诊疗。如有需要,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