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具体包括牙龈癌、舌癌、颌骨癌、唇癌等等,口腔癌是发生在头部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而你不知道的是,造成的口腔癌的罪魁祸首,竟是一颗小小的槟榔。
发病率超全国平均水平20倍!口腔癌已成湖南省“特色肿瘤”,皆因一颗小小槟榔。
2019年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要求所有槟榔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且必须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
据统计,湖南省经营范围包括槟榔的企业在全国最多,共有4058家,因槟榔产业发达,口腔癌已经成为湖南省的“特色肿瘤”。
在中国,6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有常年嚼槟榔的习惯,在湖南,口腔癌发病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而在民间,也常流传这样的说法:“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永垂不朽”。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果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果同样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里写有这样一段话:
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齿,狰狞的手术疤痕撕裂了他们的脸庞,癌变的噩耗宣布着他们的死亡…他们曾经都是些槟榔的痴迷者,是那颗黑色的果子,将他们带入了病魔的深渊。”
按照目前趋势,到2030年,槟榔相关口腔癌病例在湖南可能累计超过30万,在全国保守估计可能超过100万。
槟榔相关口腔癌在全国造成的医疗负担,以每例医疗费人民币20万元保守估计,累计可能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足以抵消其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并造成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资源的巨大损失。
槟榔为什么能导致口腔癌?
槟榔一般由槟榔叶,槟榔子,熟石灰和烟草构成,虽然对槟榔和香料等有害成分尚不清楚,但是里的烟草、石灰对口腔黏膜损害是已知的。咀嚼槟榔可以引起口腔黏膜纤维化,这是一种癌前病变,经过长期的病理改变可恶变为口腔癌,且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口腔黏膜纤维化在早期不能吃刺激的食物,进食会有不正常的灼热感,渐渐地会有唾液增加、失去味觉、开口困难等,甚至连吞咽口水都困难。
口腔癌发生与嚼槟榔时间,滞留时间呈正比,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颊部,嚼的越久对口腔黏膜损伤概率越大。而除了槟榔这一罪魁祸首外,导致口腔癌症的,还有以下诱因:
1、吸烟
吸烟是全世界流行的能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的重大健康问题。口腔癌患者中吸烟的比例是非口腔癌人群的2倍多。此外,吸烟还可以加重再次发生原发口腔癌的危险性。
2、饮酒
饮酒比吸烟危险性更高,与口腔癌的发生呈正相关系。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营养缺乏,降低了机体对癌症的抵抗力。同时,饮酒增加了舌与口底癌的危险性,酒与舌,口底黏膜的反复接触,引起黏膜烧伤并增加致癌物质的吸收。
3、其他环境因素
光辐射、核辐射等。
如何预防口腔癌?
说了这么多,也不要被口腔癌给吓怕了。口腔癌并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将口腔癌扼杀在摇篮中。
1. 戒烟、酒。
2. 避免长时间日照,预防唇癌。
3. 均衡饮食、粗细搭配。避免过热饮食,避免刺激口腔组织。
5. 避免口腔不良刺激,及时调磨义齿锐利边缘,防止对软组织摩擦,压迫和创伤。
6.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拔除残根残冠,及时调磨牙锐利的牙尖,避免反复咬颊,咬舌。
癌症重在预防,如果发现口腔内的溃疡,2周以上尚未愈合,或者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斑、牙齿无症状松动、张口受限就需要及时就医。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口腔癌或癌前病变,提高预防和早期治疗率,将各种口腔疾病扼杀在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