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人员们在一著名精神疾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1990-2021年中国及各省抑郁和焦虑症的疾病负担:来自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的发现》的研究,探讨了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抑郁和焦虑症的流行趋势及其带来的疾病负担。
本视频先讲一下进30年我国抑郁症的流行趋势。
1、从1990年到2021年,中国抑郁症的绝对病例数显著增加。其中,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从1990年的3440万增加到2021年的5310万,增长了54%。
2、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都高于男性。女性可能受到更多的社会期望、家庭责任和职业压力,同时她们在生活中更容易经历性别不平等、情感困扰及压力事件,这些都可能增加其患病风险。此外,女性在应对精神健康问题时更倾向于寻求帮助,因而在调查数据中表现出更高的患病率。
3、在年龄层面上,抑郁的流行趋势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抑郁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在60-69岁人群中达到最高峰,随后略有下降。
4、各个地方的患病率不同,香港、浙江和山东的抑郁症患病率最高,而天津、上海和北京的患病率最低。因此抑郁症的发病率是逐渐提高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一起去抗击抑郁症。
唐建军医生,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深圳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罗湖区高层次人才,就职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失眠门诊)。 其在诊断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惊恐症、社交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健康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心境障碍)、神经性贪食症等多种心理精神疾病方面,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诊治心得,力主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融合的模式,以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
对目前国内新型抗抑郁药物如奥氟合剂、托鲁地文拉法辛和新型安眠类药物地达西尼,数字化治疗(认知行为训练)及精准治疗药物基因检测等有较多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