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民众每天都在关注的事情应该就是新型肺炎了,这个应激事件对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都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对睡眠可能有较大影响。在此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个人看法。
目前防范新型肺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出门,宅在家。
很多年轻人、青少年学生有晚睡的习惯,现在提倡不出门,他们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晚上不停刷手机,看信息、煲剧或玩游戏,到凌晨2/3点才睡,有些人甚至到天亮才睡,中午才起床。
这种情况如果在平时,家长可能会不容忍,会早早的喊他们起床。在这个非常时期,特别是目前假期延长,不能出门,没有什么活动,家长对子女的这种行为会较理解,宽容他们。
一些青年、中年人在疫情发生以前就患有焦虑或抑郁症,长期失眠。
疫情发生后,经常看新闻了解到本次疫情较为严重,每天看到不断增加的发病人数,可能让他们会更加焦虑,担心自己或家人会被传染这个病。晚上睡眠变得更差,睡前容易胡思乱想或者半夜反复醒。很多人感觉到了早晨才会睡得比较好,因此会起床较晚。
有一些失眠患者感到失眠很痛苦,每天晚上都喝酒,感觉喝醉后就睡着了。
以上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人们的学习、生活或工作势必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因为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一些改变。
1、保持生活睡眠作息规律性。疫情时期不出门,并不是让你躺在床上的。早晨尽量按照平时时间起床,不睡懒觉。
2、中午避免午睡。很多人有午睡的习惯,对于失眠的患者中午尽量不要午睡。这是因为我们要增加睡眠的动力,中午如果睡觉,晚上容易睡不着。
3、适当运动。白天在家可以安排一些运动,如练习瑜伽、跳绳、做伸展运动、简单的蹦跳都可以,最好每天有一个小时。注意: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做剧烈运动。
4、睡前避免喝酒、吸烟、过多饮水。喝酒会让你睡眠更差,并且长期喝酒容易对酒精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是一种兴奋剂,夜间吸烟容易引起失眠。睡前如果喝水多,会发生什么事情,你懂得吧。
5、睡前避免接触电子设备。睡前1小时内避免接触手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带发光屏幕的电子设备。
6、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可以降低睡眠时的过度紧张、焦虑和担心。
作者介绍:唐建军医生,医学硕士,心理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深圳市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职于罗湖区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心理卫生科(失眠门诊)。
2006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曾在香港葵涌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地进修学习精神病学。
对诊断和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健康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神经性贪食症、成人ADHD等常见心理/精神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