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少不了
饮酒、聚餐、游戏
放松和娱乐的同时
一定要谨防
耳鼻咽喉和眼科疾病!
一、欢乐过节,严防异物卡喉
“异物”在耳鼻咽喉科急诊疾病中应该是最常见的。春节期间聚餐多,是食管、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其中以儿童和老年人居多。
常因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时发生,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面色紫绀,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温馨提示:
1.进食切记匆忙,细嚼慢咽,尤其是鸡鸭鱼及有核食物;
2.改善不良进餐习惯,进食时勿说笑、玩手机等;
3.儿童进食须有大人陪同,尤其吃有核水果或者坚果时,儿童玩耍时的玩具宜大不宜小,防其误吞;
4.如果异物吐不出,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切忌用其他食物盲目吞服,以免病情复杂化,增加异物取出难度。
二、天冷空气干燥,小心鼻出血
春节是冬春季节交替、乍暖还寒时,空气干燥。而且节日期间熬夜、喝酒、过度吃辣等都会致上火,导致血管扩张、血压升高而中了“鼻出血”的招。
温馨提示:
1.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2.保持房间清洁,温湿度适宜,以防因空气干燥诱发鼻出血;
3.儿童纠正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粘膜损失的不良习惯;
4.若发生鼻出血,不要紧张,不管是哪一侧出血,应赶紧身体前倾、低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3-5分钟,多数鼻出血都能止住;同时用冷毛巾或者冰袋在鼻、额部冷敷,也能帮助止血。
5.如还是不能止血,量比较多,则需立即去医院就诊。
三、烟酒过量,谨防急性咽喉炎及扁桃体炎来“做客”
春节欢庆,人们聚餐时多喝酒、唱歌、吃火锅等辛辣食品,天气寒冷受凉、打牌、追剧睡得又较晚,外因加上内因,有些人就会先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症状,随后又出现咽喉疼痛、异物堵塞感、声音嘶哑、说话费力的症状,严重的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
1.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份可以充分滋润声带,对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要适当;
2.杜绝熬夜、吸烟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咽喉疾病的发生;
3.饮食要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嗓子造成机械性损伤。
四、春节熬夜,警惕“突发性耳聋”
节日期间如果劳累过度、烟酒过度,加之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也会导致内耳的微循环障碍,出现急性的突然出现的耳鸣、耳聋。
温馨提示:
1.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熬夜;
2.预防感冒,注意保暖;
3.有慢性病的朋友不要因为过年的“忌讳”停止吃药。如出现单侧耳听力突然下降,伴耳鸣甚至眩晕,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突发性耳聋”要及早治疗,否则对听力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五、春节放烟花,防止爆震性耳聋
过年过节少不了燃放爆竹,可人们燃放爆竹时所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和强大的冲击波可能会引起鼓膜穿孔、听力损害,甚至造成爆震性耳聋。经爆震后,可以出现暂时性严重听力损失,有的患者在最初几分钟内听不到任何声音,但不久又听到声响,随后出现耳鸣、耳痛、眩晕等各种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聋。
温馨提示:
1.燃放爆竹时,要选择正规的烟花爆竹,选择干燥、平整地方,并且要保持安全距离,至少在10米以外;
2.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定要做好防护准备,比如张开嘴巴,双手捂住耳廓,或者佩戴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3.假如长时间受鞭炮爆炸声影响,出现耳鸣、耳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拖延时间太长,导致不可逆性耳聋。
安全知识记心中
预祝大家过个
安全、快乐、幸福、祥和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