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种病悄悄“盯”上!

曾宪海医生 发布于2023-11-03 08:25 阅读量789

本文由曾宪海原创

      近期,来院就诊的年轻人突然增多。经过诊断才发现,很多人都是突然之间听不见了,即患上了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突发性耳聋的表现很简单,就是突然发生的耳朵听力下降,可能发病的时候患者发现一侧耳朵听不见手机响,或者家人发现站在患者一边说话他听不清。有些人还有耳鸣眩晕的表现。到医院检查,通过电测听可以很容易发现气骨导听力同时下降。

      我国突聋治疗中心研究显示,该病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但近几年来,已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也频频中招。


突发性耳聋的常见诱因

1、过度疲劳




      现代人工作忙熬夜成为常态,网络、手机等各种现代工具占用了越来越多的时间,许多患者发病前有熬夜、加班等导致过度疲劳的情况,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内的毛细胞主管听力,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


2、精神刺激及心理压力

      家庭或工作突发意外变故,导致突发精神刺激,甚至过度兴奋的精神刺激也可以诱发突发性耳聋。心理压力过大,持续不能缓解也可以诱发突聋。原因可能是这些因素促使耳蜗末梢血管出现血栓或血管痉挛所致。


3、饮食因素



      饮食可能也是突聋的一种因素,特别是高能量高脂肪的西方化的饮食更容易患突发性耳聋,这是因为长期进食后脂肪类物质被吸收入血液,导致血管硬化狭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致。


4、季节性因素

      一般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突发性耳聋发病例会升高,这可能与季节变化引起精神情绪改变、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5、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

      这三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在现代社会发病率急剧上升,这些疾病导致的动脉硬化,血液粘稠、血液高凝状态都是诱发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因素。


6、年龄因素


      以前多数突聋患者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但现在突发性耳聋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年轻人发病占总病例数也逐年增加,这说明突发性耳聋不再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发病率越来越高,即便十几岁孩子的突聋病例也不少见。


遇到突发性耳聋该怎么办?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应该是“争分夺秒”的进行。患者大多在凌晨或清晨起床后不久发病,伴有轻微耳鸣,耳朵胀闷堵塞感和听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头晕、呕吐。

      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找耳鼻喉科医生诊断和治疗,以免损伤耳蜗神经,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错过7天黄金治疗期。

突发性耳聋该如何预防?
      1、规律锻炼,调整心态,避免焦虑、紧张。
      2、戒烟、戒酒。
      3、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劳。
      4、增强体质,避免受寒、过热。
      5、积极检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导致耳内供血不足
      6、复查甲状腺功能、并调节。
      7、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