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崴脚吗?

朱伟民医生 发布于2022-04-20 23:10 阅读量4150

本文由朱伟民原创

晓晓曾经是一名狂热的篮球爱好者,在球场上经历了几次别人的“垫脚”后,发现在生活中崴脚的次数越来越越多了,他回忆道“第一次崴脚后,就去拜访了附近有名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老中医,开了副草药,刚开始很管用,往踝关节一帖,休息十天半个月的就好了,再往后拜访他的次数就变频繁了”。


后来,就变成稍微有一些常规运动甚至走路时一不小心就崴脚了,使得本来热爱运动的晓晓非常困扰,于是他前往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询问了详细情况,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是距腓前韧带损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占了运动损伤的第一位。“崴脚”,以足部强力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脚踝既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又要传导力让人在地面上进行灵活的运动,而足踝的韧带则有保护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踝关节活动时,如果发生意外失去平衡,就很容易引起关节的内翻,从而导致踝关节内翻损伤,周围的韧带收到拉伤,即踝外侧扭伤。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由于踝关节及周围组织发生了结构性或者是功能结构性的损伤,导致踝关节结构不稳定,临床表现为反复扭脚,患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扭伤-不稳-运动-再扭伤的恶性循环


而多数患者都对该损伤不予重视,认为“没有骨折,还可以走,休息一下揉一揉,贴贴膏药就可以好”的心理,导致了一次一次的崴脚,并且严重还会演变成习惯性崴脚,该损伤对跑步及日常运动的损伤较大,康复过程也比其他伤病长一些,还容易复发。所以崴脚后的康复过程,对下一步的训练至关重要。


踝关节的扭伤分为三度,1 度:韧带存在拉伸,疼痛轻微。2 度:部分韧带纤维断裂,中等程度的疼痛和肿胀,活动度受限,可能存在关节不稳。3 度:韧带完全断裂,存在明显的肿胀和疼痛,关节不稳定。




崴脚后该如何处理


受伤第一时间处理方法:牢记“RICE”原则对受伤踝关节进行加压,冰敷,抬高及休息,控制踝关节的红、肿、胀等症状。


具体操作如下:


1.马上实施冰敷,利用冰袋或者是冰冻的湿毛巾环绕在受伤部位,每次冰敷20分钟,每次间隔40分钟。(ICE 冰敷)


2.受伤后利用弹力带或者纱布稳固住脚踝,使得踝关节不易晃动。(COMPRESS 加压)


3.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位置,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ELEVATE 抬高)


4.制动休息,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咨询专业医生寻求帮助。(REST 休息)






崴脚后的几大误区


误区:觉得是小问题,不需要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很多人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立即站立活动脚踝,如果没有剧烈疼痛大多数人选择继续行走,这是严重错误的。


误区二:扭伤即刻热敷

热敷会引起周围软组织肿胀更加严重,甚者会出现神经压迫和局部水肿。


误区:使用药酒或膏药敷于患处

会促进周围受损软组织血管扩张和水肿加剧,并且会引起疼痛加重。


总结

        

当发生损伤时,即使没有骨折,也会有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甚者出现韧带断裂。从而导致很多细微损伤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最终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一旦扭伤发生,其实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等待到肿胀或者疼痛难忍时才去医院查看,才发现关节不稳、韧带损伤,甚至骨折对位不好,则很难再进行治疗和解剖复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