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菠萝盖”?
看过大话西游的读友们对春十三娘说的“菠萝盖”可能有印象,但当时可能和我一样对“菠萝盖”是什么意思却不理解。其实这是粤语里的一种俗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此叫法),指的是我们膝关节的膝盖,在医学术语中称为髌骨。
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关节正前方,很容易摸到。它除了对膝关节起到了保护作用、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外,也是我们下肢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髌骨在垂直方向上与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的髌腱相连,帮助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水平方向上则是与内侧髌股韧带、外侧支持带连接维持髌骨的位置。
在历史上,大军事家孙膑被同门的庞涓设计陷害,剔去了髌骨,致其“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孙膑忍辱负重,才有了后来的“围魏救赵”、“减灶增兵”等经典战争案例。通过孙膑的事迹,我们也是明白了髌骨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髌骨脱位?
正常情况下,髌骨在内外侧韧带的支持和股四头肌的牵拉下,在股骨的滑车沟内滑动。而有些人因为外伤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髌骨向外侧偏移,脱离了滑车沟。
这就如同运行的火车脱离了轨道一般,髌骨离开了原本的轨道后,会导致内侧韧带结构的撕裂,进而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此外,髌骨外侧脱位后会“回撞”到股骨上,造成股骨外侧和髌骨内侧的骨软骨骨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三、为什么会发生髌骨脱位?
作为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髌骨脱位发生的原因一般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常常是运动时的外来暴力或者扭伤,而内因是本身的先天性骨发育不良,如高位髌骨、胫骨结节外移、膝外翻、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等。
髌骨脱位是一种会逐渐进展的疾病,分为急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固定性髌骨脱位。大部分患者第一次运动损伤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此时属于急性髌骨脱位;未予重视,在此后的运动扭伤甚至是生活中下蹲时,数次出现髌骨脱位的症状,属于复发性髌骨脱位,这类患者多伴有先天性骨发育不良;部分患者无外伤史,每次屈膝过程皆可引起髌骨脱位,为习惯性髌骨脱位;极少的患者髌骨持续处于外脱状态,为固定性髌骨脱位。
四、紧急处理
髌骨脱位好发于10-17岁的青少年,女生多见,发生时膝关节多处于半蹲状态时出现髌骨向外侧脱位,且多伴有摔倒,随后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此时可考虑发生了髌骨脱位。发生髌骨脱位后,首先需要进行复位,大部分时候髌骨脱出只是一瞬间的脱位或半脱位,会自行回弹后复位;而部分患者由于内侧结构松弛,髌骨卡在股骨滑车外侧,此时需膝关节制动后紧急前往医院急诊由医生进行复位。
复位后,可用伸直位的膝关节支具固定脱位的下肢,并膝关节局部进行冰敷消肿、减轻疼痛。
五、治疗
膝关节损伤就诊后,需要先行X光检查,观察有无损伤部位的骨折。对于髌骨脱位,大部分患者X光检查无异常,部分患者可见膝关节游离体,这是由于髌骨脱位后剧烈的“回撞”产生的小骨块。
X光未见异常的患者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的损伤、断裂。而内侧髌股韧带断裂的患者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
1、为什么要手术?
因为,髌骨在脱位的过程中,牵拉内侧的内侧髌股韧带,造成其损伤、断裂。因而,在初次损伤后的大部分患者内侧稳定结构松弛,容易再发脱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手术来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用一股新的绳子来重新牵拉住髌骨。
2、可以保守治疗吗?
在既往的随访报道中,髌骨脱位后保守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达三分之二。而脱位后髌骨内侧髌股韧带断裂,导致髌骨与股骨滑车外侧面的应力增加,可能导致膝关节疼痛,且复发脱位可能导致软骨损伤等并发症。对磁共振检查后提示内侧髌股韧带断裂且通过医生查体发现恐惧试验阳性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
3、需要截骨手术吗?
有的读者可能对治疗髌骨脱位的手术有过了解,认为骨性发育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截骨手术来纠正这些发育不良。而通常发生髌骨脱位的患者为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截骨手术容易涉及骨骺损伤,影响到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对于大部分患者,仅进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都能取得很好的预后,治愈率也是高达95%。因此,在初次手术时,不建议进行截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