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把双刃剑

朱伟民医生 发布于2020-07-08 08:13 阅读量8072

本文由朱伟民原创

运动是把双刃剑

“生命在于运动”,它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在运动健身的人群中活跃的已不再仅仅是退休老人,时尚男女也会置身其中。在各运动场馆和健身俱乐部中,追求时尚生活的年轻人逐渐跃居主角。

然而,对人体而言,运动也是有极限的,如果运动的方式方法不得当,运动的量和强度把握不好,人们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或大或小的损伤。最终不但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终生的遗憾。本报记者日前带着适度健身的问题采访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创伤科主任陆伟博士,专家提醒人们:体育运动一定要讲科学性,不能蛮干。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时要量力而行,以免健身不成反而损伤了身体。

运动创伤就在你的身边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年轻人占据了人口的绝大部分,繁忙的工作之后上健身房锻炼锻炼,空闲之余约朋友打球,已经成为时下不少年轻白领流行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很多白领错误地把健身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且健身过程中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结果造成了各种隐性运动损伤,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健身反变成了“伤身”。

王先生每隔两天就去健身房练器械,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但最近他总觉得右侧膝关节酸痛、肿胀、无力,总觉得关节象散了架似的,同事、朋友都说他患了关节炎,可是他的膝关节却能抬能转。日前,他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创伤科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膝关节的前十字交叉韧带在运动中受了损伤。

在现实生活中,运动损伤就像影子一样时时刻刻追随着参加运动的人们,随时都可能发生。即使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这些对抗性不那么强的运动项目,也很容易造成肌肉和韧带拉伤、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扭伤。如“网球肘”这个名词就很能说明问题。

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的治疗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有很多世界知名的运动员就是因为运动损伤而无奈地在其运动的黄金时期告别了赛场。因此,专家忠告: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比治疗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首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准备活动可以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尽可能使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韧带以及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开,决不能敷衍了事。此外,还应根据所要进行的运动项目,做有针对性的热身。

其次,运动方法和运动量要合理。

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技术。如有可能,尽可能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锻炼,不要盲目模仿专业运动员做的那些高难度的动作。要科学地增加运动量,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运动时在运动量的把握上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切不可一时兴起超时超量、运动过度。须知人在过度疲劳时,是最容易受伤的。

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

第三,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

在运动结束后,不能马上就坐下不动,因为此时人体的各项机能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因此,与运动前的热身活动相反,整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消除疲劳,使人体在运动中处于兴奋的各项机能逐步、平缓地降下来。可以做几节放松体操,在场地上慢走几分钟。最好喝一些运动饮料,因为运动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体内在运动中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