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的福音:个体化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技术!

朱伟民医生 发布于2018-09-03 17:14 阅读量8257

本文由陈康原创

  近日记者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由该院运动医学科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个体化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现已发展了四代,并获得2017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5篇,成功授权专利4项,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

柳先生今年24岁,是一名体校学生,两年前在一次足球运动中扭伤了右膝,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柳先生来到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运动医学科朱伟民副主任接诊了患者,经过系列检查后,确诊为"右膝关节软骨损伤"。如不及时治疗,运动生涯将终止,未来5到10年后将导致骨性关节炎,甚至要过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所以朱主任决定为柳先生进行"个体化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手术,此项技术能实现损伤软骨的完全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患者柳先生损伤后日常生活受影响、深蹲困难;

   MRI提示股骨滑车软骨损伤

                           

   

  第一次关节镜手术要先在柳先生非负重区软骨取出一小部分进行软骨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大约培养两到三周,获得足够的细胞数量后再进行第二次回植手术,将自体软骨细胞复合支架材料回植本体,以达到修复软骨目的!采取该手术方式,术后1个月手术肢体即可下地承重,2到3个月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半年后可进行适量体育活动。现在柳先生已经术后两年了,运动能力完全恢复到伤前水平,无任何不适!


         

               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手术示意图

                

      二次手术回植(采用第四代ACI非缝合技术)、手术时间20min!

   

         

       术后两年核磁复骨,“再生的软骨”和周围的软骨完全一样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朱伟民告诉记者,我院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个体化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综合运用了纳米技术、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及干细胞移植进行软骨缺损治疗的研究。现在此项技术已经发展了四代,每代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据了解,"个体化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手术现已经在临床成功开展了近70例,临床效果普遍满意。该技术获得2017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国家级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项,代表了国家最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更是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团队的充分认可与肯定。此项技术还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5篇,授权专利4项,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

                 

             8.jpg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朱伟民教授正在接受领奖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