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咳嗽、咽痛还乏力?孕产妇老少皆宜的缓解方法来了

蔡贤兵医生 发布于2022-12-30 20:27 阅读量9874

本文由蔡贤兵原创


奥密克戎来势汹汹

好不容易熬完十大“酷刑”

 

谁能想到

后面还有咳嗽、咽痛、乏力……


每天咳到肺都要出来了

喉咙依旧痛到吃不下饭

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



了解到大家的艰难

今天就来讲讲

“阳”中和“阳”康后的各种症状咋缓解


PS:方法简单易学,附带视频

孕产妇及老少皆宜



先来听听原理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当人体正气不足,又防护不足时,病毒经口鼻入侵,首先会出现咽干、咽痛不适,继而身体免疫系统开始迎敌,这时就会出现正邪相争。


体内正邪气之间的“斗争”有五种结局:


● 正胜邪退:身体症状较轻,并且快速痊愈;


正邪相争:出现反复发烧、咳嗽、声音嘶哑、鼻塞不通;


邪胜正伤:出现中医所说的传变,由上呼吸道感染变成肺炎,由经病变为脏病;


● 正虚邪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低烧;


● 邪祛正伤:“阳”康后出现乏力,胃口欠佳,嗅觉减退。


所以,对抗新冠病毒所有的治疗方法只有一个目的:扶正驱邪!


根据这个目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根据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经验带来了以下几种治疗办法,宝子们可以根据需要对症治疗哦。



“阳”中各种症状如何缓解?



浑身疼痛、怕冷


葱白、生姜各5克(身痛明显可加葛根20克)煮水或煮粥服用;


● 艾叶50克加生姜10克煮水泡脚20分钟,或用艾叶100克煮水洗澡。注意:孕妇不建议泡脚,感染期间需密切关注胎心胎动,情况不对及时就医。


发烧


● 成人缓解方法:双耳尖放血;大椎穴揪痧


双耳尖放血


耳尖穴位置


把耳朵对折,突出的部位则为耳尖穴,先将耳尖部位轻轻地进行按摩,使局部发红充血,局部消毒后,用采血针在耳尖的部位,轻轻点刺一下,挤出3-5滴血


大椎穴揪痧


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我们转动脖子颈胸交界没有转的那个棘突往上的凹陷就是大椎穴,涂上点润滑油,用中指食指揪起大椎穴的皮肤,然后松开,反复操作5-30次左右,以局部出痧为度,注意不要揪破皮了,当然有条件的话,配合大椎穴刺络放血效果更好。


● 儿童缓解方法:双耳尖放血(方法同上);小儿推拿(清天河水,推天柱骨)


清天河水


手沾温水,在肘部前正中,肘横纹和一个腕横纹中间,用食、中二指从腕部快速推向肘部。


1岁以下小儿100下;1-3岁小儿300-500下;3岁以上800-1000。操作3-5分钟,停歇5-10分钟,操作至体温有所降低。每日可操作1-3回。


推天柱骨


天柱骨穴位置


涉及整个颈椎,即从入发迹0.5分到大椎穴,均称为天柱骨穴。用清凉油或其他介质,使用食指及中指从上向下快速、反复推擦100到300下


娃胃口不佳


● 缓解方法:捏脊


● 具体操作:


位置在后背正中及两侧,整个腰背的皮肤,从长强穴到大椎穴的一条直线。


第一次以两手拇指置于脊椎两侧,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边以拇指与食指二指捏拿起脊旁皮肤,第二次采用“三捏一提”的方法,即走三步抖一下,一般操作5-7遍即可



“阳”康后各种症状如何缓解?


咳嗽


● 缓解办法:按揉天突穴、肺腧穴、鱼际穴;颈前筋膜揪痧


按揉天突穴、肺俞穴、鱼际穴


天突穴位置

肺俞穴位置

鱼际穴位置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找到各个穴位后,各按揉2分钟。


颈前筋膜揪痧


在开始进行脖子揪痧之前,宝子们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也可以坐在凳子上,以便保证能够充分暴露需要治疗的脖子部位。


操作前,手指先蘸取适量温水,将食指和中指弯曲成钩状揪脖子,夹起脖子一侧皮肤向前逐渐拧扯,然后再急速放开还原,来回10-20遍,局部出痧为止。


咽痛


● 缓解办法:掐揉少商穴;少商穴位放血;颈前筋膜揪痧(方法同上)


● 具体操作:


少商穴位置


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处;取穴时,可沿指甲桡侧边缘画一条竖线与指甲基底缘水平线的交点,即为少商穴。


可以掐揉穴位2分钟,也可以用采血针在穴位轻轻点刺一下,挤出3-5滴血(边操作边咽口水)


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咳嗽、咽痛还可以按揉扁桃穴缓解。


● 具体操作:


扁桃穴位置


扁桃穴位于颈部,下颌角直下五分处,用手指揉按穴位30秒-1分钟即可。


乏力


● 缓解方法艾灸足三里穴


● 具体操作


足三里穴位置


足三里穴是人体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外侧缘1横指。


找准穴位后,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穴位5~10分钟,灸至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2次。如果家里没有艾条,也可改用穴位按揉,或用拳眼轻轻叩击,以穴位感觉酸胀为度,叩击穴位1分钟,每日2~3次


艾灸时要保证室内通风,还要注意不要被烫伤哦。



本文提到的方法哺乳期及孕妇也适用,不过要注意孕妇手法不要太重。


最后医生还要提醒下宝子们:


如果使用了以上方法,症状还没有缓解,并且出现反复高热(>38.5度)超过3天、咳嗽剧烈、胸闷胸痛、气短,婴幼儿及儿童伴精神不佳,吃不下东西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特别是有惊厥病史的婴幼儿,如果出现高烧不退,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近到处环绕着“咳咳咳”的3D立体声

这意味着

“阳”康的人越来越多了✊


宝子们再坚持一会儿

春暖花开之日指日可待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都健健康康

万事顺意~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针灸推拿科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一级临床科室,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产后康复联盟牵头单位,深圳市医师协会盆底整合康复专委会主委单位,国医大师刘敏如女科医系研究院临床合作基地。


科室秉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理念,衷中参西,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坚持“辨病、辨证、辨经、辨体”施治的诊疗体系,针灸为主,中药为辅,以法选穴,以理遣方,运用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传统外治疗法,结合中药、康复理疗,形成了孕前调理-产后康复-儿童保健一体、肌骨疼痛防治贯穿始终的学科特色,全力打造我院中西医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发展中医药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建设目标。


特色优势

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科室创立了“三调助孕针法”治疗生殖障碍、“盆底调控针法联合盆底训练六部功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调泌疏肝穴位埋线法”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三维整脊手法”矫正骨盆错位,“循经点位通乳手法”、“乳腺八针”治疗乳腺疾病,引进了“调经促孕针法”、“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多种针灸推拿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为备孕的夫妻和产妇雪中送炭!


特色技术

科室特色治疗手段多样化,已开展了针灸、推拿、三维整脊、穴位埋线、针刀、火针、浮针、耳针、火罐、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督脉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子午流注中频治疗等多项中医特色适宜技术,运动康复、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红外热像体质辨识、牵引等。以三维整脊手法、盆底调控针法、乳腺八针为基础,结合循经点穴、埋线、针刀、理疗、康复训练、中药熏洗等形成产后中医整体康复的学科优势,为产后妈妈保驾护航。


八大特色亚专科

中医孕产康复门诊、针灸生殖门诊、颈肩腰腿痛门诊、中医盆底康复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专病门诊、肥胖专科门诊、针灸乳腺门诊、小儿推拿门诊




就诊指引

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菜单栏点击【就诊服务】→【门诊服务】→【预约挂号】→【红荔/福强院区】→【针灸推拿科】


(点击查看大图)


妇幼健康科普


科普支持 | 针灸推拿科 蔡贤兵 陈瑜

采写编排 | 宣传科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本文所涉及案例及照片内容,谢绝私自转载和挪用到其他资讯平台,否则后果自负。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