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52岁,2型糖尿病病史8年。平时自觉身体无恙,偶尔监测血糖略高,未规律就诊。近期体检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为45mg/g,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75ml·min⁻¹·(1.73m²)⁻¹。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DKD)早期。李先生大为震惊:“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肾脏就出问题了?”遗憾的是,这样的案例在内分泌科日常诊疗中并不少见。糖尿病肾脏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病因。
我们的肾脏就像两个24小时不停工作的“筛子”,每天要过滤180升血液。长期高血糖就像往筛子上倒糖浆,让这个精密的过滤系统逐渐“黏住”、堵塞。
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隐匿的过程:
1.高血糖破坏血管: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脏里密密麻麻的微血管。
2.血压来助攻: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给已经受损的肾脏雪上加霜。
3.炎症与氧化应激: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一步加剧肾脏损伤。
糖尿病肾脏病在早期阶段几乎毫无征兆!等出现明显不适时,肾脏损害往往已经难以逆转。
2025年最新发布的《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给出了明确的筛查建议:
1、筛查人群和时机
所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就应开始筛查。1型糖尿病(T1DM)患者在病程≥5年后开始筛查。每年至少筛查1次。
2、主要筛查指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随机尿样本检测,UACR≥30mg/g为异常。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推荐采用2021年CKD-EPI公式,eGFR<60ml·min⁻¹·(1.73m²)⁻¹为异常。
以上两项指标中任意一项持续异常3个月以上,在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后,可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
3、新型生物标志物
除了传统指标,还有一些新型标志物有助于更早期发现肾损伤:
~尿液结合珠蛋白:与UACR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能力。
~尿液胱抑素C:反映肾小管损伤。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也是DKD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1、西医治疗策略
根据最新共识,DKD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
~降糖药物:首选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
~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既能降压又能降低尿蛋白。
~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非奈利酮,适用于eGFR≥25ml·min⁻¹·(1.73m²)⁻¹且血钾<4.8mmol/L的患者。
2、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脏病属于“消渴病肾病”范畴,是由于消渴病日久不愈,致“糖毒”弥漫,损伤肾脏络脉形成肾络癥瘕。
3、中医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案:
对于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的患者,推荐使用六味地黄汤。
对于脾肾气虚型,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萎黄、纳差便溏的患者,推荐使用黄芪四君子汤。
对于气阴两虚型,表现为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口干咽燥的患者,推荐使用参芪地黄汤。
对于脾肾阳虚型,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水肿的患者,推荐使用济生肾气丸。
3、中成药选择
根据2023版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
~微量蛋白尿期:可选用黄蜀葵花、虫草制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或渴络欣。
~大量蛋白尿期:可选用火把花根片或雷公藤多苷片联合黄葵胶囊。
糖尿病肾脏病的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关键策略:
1、严格控制代谢指标
~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8mmol/L(“5678”法则)
~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最佳
~血脂: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推荐DKD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2、饮食记住“三少三多”
~少盐:每天不超过5g(一啤酒瓶盖)
~少蛋白:每天2-3两瘦肉就够了
~少钾:避开香蕉、土豆、菌菇等高钾食物
~多优质蛋白:鸡蛋清、牛奶、鱼虾
~多膳食纤维:燕麦、绿叶菜
~多喝水:除非医生特别限制
3、避免肾毒性药物
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可能伤肾的药物。
根据共识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转诊至肾内科: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持续升高
~eGFR持续下降
~考虑存在其他原因的肾病
~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早期糖尿病肾病经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可以逆转的。就像防洪堤坝,早筑堤早安全。请糖友们从今天开始关注您的肾脏健康,别让“甜蜜”成为身体的负担!
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抓住逆转时机,守护你的肾脏。
1. 《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编写组。 糖尿病肾脏病早期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7): 786-800.
2. 王旭东。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识别与营养干预策略[J]. 中国营养学会杂志, 2023.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肾脏病专家委员会。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8): 690-702.
本文仅为科普知识,具体诊疗方案请前往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深圳龙城医院内科国际是诊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科室,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