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必备,可以有效预防90%的口腔疾病。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每天刷牙还会牙龈出血?为什么我每天刷牙,还有牙结石?还会有口臭?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我国有超过半数的人都达不到有效刷牙,这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缺乏足够的口腔保健知识所致。
错误刷牙习惯:刷牙时间不够
毎次刷牙匆匆十数秒。这也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刷牙误区,有不少人刷牙就像漱口那么快,根本谈不上刷牙方法,那根本就刷不干净。
真正有效的刷牙须遵照“333”原则,即每天刷3次、每次3分钟及饭后30分钟内刷牙。
因为牙膏沾水、牙膏太多等原因,会让刷牙时产生大量的泡沫,使我们产生“刷得差不多了”的错觉。假如按照正确的方式刷牙,你会发现3分钟可能还刷不完~
错误刷牙习惯:刷牙太粗暴
牙刷不是砂纸,刷牙也不是锯木头,请对牙齿温柔一点。粗暴的横向刷牙会损伤牙釉质,同时也会刺激牙龈。牙颈部的釉质很薄,如果长时间的横向刷牙会造成牙颈部严重磨损,形成牙齿楔状缺损。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竖向刷或者小范围震颤刷。
错误刷牙习惯:只刷牙齿外面
每颗牙有五个面,即唇侧、舌侧、咬合面及牙间隙的两个邻面。正常人刷牙都会刷到唇侧和咬合面,但有小部分人可能不太注意细节,就会把舌侧面给遗忘掉了。所以有些人的牙齿即使看起来还不错,但其实里面却是另一派“景象”。
有的人则清理牙龈,只刷牙尖。假如牙龈没有及时清洁干净,牙菌斑就会越积越多,形成牙结石。有了牙结石,牙龈就会发炎出血;牙龈出血后大家又避开刷牙龈,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口腔卫生越来越差。
错误刷牙习惯:晚上刷牙后进食
晚上刷牙后还吃东西,那样等于没刷,早上起来就会有口臭。入睡后唾液分泌量减少。唾液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并有冲洗口腔的作用。
唾液减少正好给口腔中的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如果睡觉前不把食物碎屑刷干净,细菌就会利用食物产酸,酸就会侵袭牙齿,引起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分解,产生蛀牙。
牙齿健康关乎全身健康,而正确的刷好牙,是我们保障牙齿健康的第一步。
在中国,牙周炎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正在向中青年人转移,这跟我们平常不好好刷牙、做好口腔清洁有很大关联。
牙周炎的危害不仅仅限于口腔之内,口腔中尤其是龈下的致病菌会通过溃烂的牙龈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可引发多种身体疾病。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妊娠异常都有关联,甚至会增加中风或心梗的发病危险。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牙齿有危险迹象,例如频繁的牙龈出血、牙痛、长时间口臭等,也一定记得及时就医,尽早解决问题。待到牙周炎晚期,可就有面临掉牙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