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回到《“咳”不容缓》咳嗽科普系列讲堂。我是microlin医生。

在前几期节目中,我为大家系统讲解了咳嗽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它背后可能隐藏的种种原因。今天,我们将进入一个非常实用的话题:讲一下咳嗽的“生命周期”。为什么有的人的咳嗽三天就好,有的人咳嗽却缠绵数月?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医生们经常使用的“时间分类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解读的: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了解这种划分的方法,不仅能帮助您更好地判断自己的病情,也能在您就医的时候,更清晰地向医生描述您的患病情况。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为什么要按时间划分咳嗽?
在很多人看来,咳嗽就是咳嗽,无非是严重与否。但在医生眼里,咳嗽持续时间是诊断的第一道大门,是引导我们寻找病源的“路线图”。
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急性咳嗽,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身体正在应对明确的入侵者。
亚急性咳嗽,像是战斗结束后的“清扫战场”阶段,主力的敌人已被消灭了,但是局部还有零星交火。
慢性咳嗽,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或“游击战”,它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需要深挖的根源。
在国际上和我国的《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就是根据这个时间线来划分的。这个划分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是基本统一的。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一下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不速之客”
首先,我们来看急性咳嗽。
1、什么是急性咳嗽?也就是急性咳嗽的定义是什么?
急性咳嗽,通常是指持续时间在3周以内的咳嗽。这是大家一生中最常遇到的咳嗽类型。
2. 引起急性咳嗽的主要“元凶”有哪些呢?
绝大多数(80%以上)的急性咳嗽,都是由感染引起的。其中,最最常见的就是:
普通感冒:这是急性咳嗽的头号原因。病毒入侵我们的上呼吸道(主要是指鼻、咽、喉),身体为了把病毒和多余的分泌物排出去,就会启动咳嗽反射,引起我们的咳嗽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也是由病毒引起,炎症到了更深一点的气管和支气管,咳嗽往往会比普通感冒更加剧烈,有时会伴有少量痰液。
此外,急性鼻窦炎、肺炎的早期,以及我们熟悉的过敏性鼻炎的急性发作、环境刺激物(如抽烟、雾霾)的吸入等,也可能引起急性咳嗽。
3. 急性咳嗽的特点都有哪些?我们怎么样去应对呢?
急性咳嗽通常起病比较急,常伴随着其他感冒症状,比如流鼻涕、喉咙痛、打喷嚏等。咳嗽它本身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的目的是清除病原体。
所以,对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治疗的核心是对症支持治疗:多休息、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如果咳嗽严重影响休息,可以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一些镇咳药或祛痰药。但最重要的是,要给身体时间来自我修复。
再来介绍一下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可以说是令人困惑的“拖尾现象”
如果您的咳嗽超过了3周,但还没达到8周,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亚急性咳嗽。
1. 我们看一下亚急性咳嗽的定义:
亚急性咳嗽,特指持续时间在3周到8周之间的咳嗽。这个阶段的咳嗽最让人烦恼,因为感冒的其他症状都好了,唯独咳嗽“赖着不走”。
2. 这个时期咳嗽的主要“元凶”是什么呢?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
什么是感染后咳嗽?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之前打的比方:感冒病毒这个“主力敌人”已经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消灭了(所以患者不发烧了,喉咙也不痛了),但呼吸道黏膜在战斗中受到了损伤,变得非常脆弱和敏感。这种高敏感性被称为“一过性气道高反应性”。这个时候,一点点小小的刺激,比如冷空气、说话多一点、轻微的烟雾,都可能引发剧烈的咳嗽。这就像战场虽然打扫完了,但地雷还没排干净,一碰就炸。
元凶中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首次发作或轻度发作,也可能表现为亚急性咳嗽。此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百日咳在一些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也会表现为长达数周的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也需要警惕。
3. 感染后咳嗽的特点都有哪些?我们怎么应对?
感染后咳嗽通常是干咳,或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它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什么是自限性?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道黏膜自己会慢慢修复,咳嗽最终会好转。但如果咳嗽严重影响生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来降低气道的敏感性,比如吸入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者短期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最后再介绍一下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需要我们深挖的“持久战”,也是最需要警惕和认真对待的。
1. 还是先了解一下慢性咳嗽的定义:
慢性咳嗽,指的是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请注意,是超过8周,主要是指成年人。对于儿童,这个标准有时会缩短到4周。
2. 引起慢性咳嗽主要“元凶”有哪些呢?
慢性咳嗽的原因非常复杂,绝不是“吃點消炎药”那么简单。在中国及国际上许多国家,慢性咳嗽的病因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巨头”上,它们加起来占到了慢性咳嗽70%-95%的原因。好,我们看一下都有哪四大“巨头”。
第一名:咳嗽变异性哮喘
这是哮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唯一或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没有典型的喘息和呼吸困难症状。这种咳嗽通常是干咳,在夜间、凌晨、运动以后或接触冷空气后咳嗽会明显加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本质仍然是气道炎症和气道痉挛。诊断需要做肺功能等检查。
第二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也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
这个名字听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它通常由鼻炎、鼻窦炎引起。鼻腔的炎症产生过多分泌物,倒流到喉咙里,刺激咳嗽感受器。患者自己可能感觉是“痰在喉咙”,总想清嗓子,或感觉有东西滴流到喉咙里。有的患者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也非常多见。
第三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有的人会说,这不是消化科的问题吗?怎么引起咳嗽了?是的,当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到达喉咙和气道时,就会强烈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这种咳嗽往往是在餐后、平躺以后加重,患者可能会伴有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但也有很多人完全没有消化道症状,只有咳嗽。
第四名: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这是一种非哮喘性的气道炎症,在痰液中能查到一种叫做“嗜酸粒细胞”的炎症细胞增多。它的临床表现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非常像,也是刺激性干咳,但有一个关键性的区别: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肺功能是正常的,没有气道高反应性。这个需要医生通过专业的检查来鉴别。
除了这四大巨头,慢性咳嗽还需要警惕一些更严重的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甚至肺癌等。此外,还有某些降压药(如ACEI类普利家族的药物,例如高血压患者常吃的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3. 慢性咳嗽患者都有哪些特点?我们该怎么样应对?
慢性咳嗽的诊断是一个“侦察与排除”的过程。医生需要像侦探一样,详细询问您的病史,结合必要的检查(如胸片、胸部CT、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测试等),一步步排除,最终才能锁定真凶。因此,如果您咳嗽超过8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看医生,而不是自己胡乱尝试各种偏方或者吃抗生素。
好了,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急性咳嗽(咳嗽时间<3周):大多数是感冒,咳嗽症状轻微,对症处理,好好休息,必要时就医。
亚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在3-8周之间):亚急性咳嗽大多是感染后咳嗽,需要耐心,必要的时候去求助医生。
慢性咳嗽(咳嗽时间>8周):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必须去看医生,进行系统性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清晰的行动指南:
如果您的咳嗽不到3周,没有发烧、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咳嗽症状比较轻微,可以先对症治疗,多喝水,好好休息。这条意见只适用于过去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您过去就经常有类似的咳嗽症状,建议还是尽早就医。
如果您的咳嗽超过3周但不到8周,建议去看医生,评估是否为感染后咳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
如果您的咳嗽已经超过了8周,请务必、一定、必须去看医生!首选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的医院也叫呼吸内科)。去看医生前,可以提前想一想:
您的咳嗽是干咳还是有痰?痰是什么颜色?
咳嗽在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是夜间?还是早晨?是平躺下?还是吃饭以后?或者运动以后?)
除了咳嗽,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如:鼻塞、流涕、烧心、反酸?)
您目前正在服用什么药物?(特别是降压药)
记住,咳嗽是身体的警报器。短暂的警报我们可以观察,但长鸣不止的警报,一定要找到并关闭它的根源。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能对咳嗽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次当您或家人咳嗽的时候,不妨先拿出时间这把尺子量一量,这将是您科学应对咳嗽的第一步。
下期节目,我们将深入了解“咳嗽的全景地图——从鼻子到肺,看一下哪些器官在捣乱”。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