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胃病的“隐形元凶”,与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密切相关。据统计,全球超过50%人口感染Hp。及时诊断对根除治疗至关重要,而呼气试验(包括碳13/C13和碳14/C14)因其无创、准确、便捷,成为临床首选筛查手段。但面对两种检测,患者常感困惑:C13与C14有何区别?我该选哪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一、检测原理:同位素标记的“追踪术”
呼气试验基于一个巧妙设计:让Hp分解特定标记物并释放标记气体,通过检测该气体即可判断感染。
检测步骤:
空腹准备:受试者需空腹(通常禁食禁饮2小时以上)。
服用“示踪剂”:口服含有尿素(尿素是Hp的重要“食物”)的药片或溶液,该尿素分子中的碳原子被稳定的C13或具有微弱放射性的C14标记。
等待反应:若胃内有Hp,其分泌的尿素酶会迅速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CO₂)和氨。产生的CO₂中就含有标记的C13或C14。
收集呼气:服药后等待特定时间(通常20-30分钟),向专用集气袋或试管中呼气。
仪器检测:通过精密仪器(质谱仪测C13,液体闪烁计数仪或β射线仪测C14)分析呼气样本中标记CO₂的含量。
判断结果:含量超过特定阈值(如C13 DOB值 > 4‰),即表明存在Hp感染。
二、C13 vs C14:核心区别一览
三、哪些情况需要做呼气试验?
出现以下症状或属于以下人群,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进行Hp检测:
1、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出现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烧心、反酸等。
2、胃病史:既往患有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患者(无论是否治疗过)。
3、胃癌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胃癌病史者。
4、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者,根除Hp可降低溃疡风险。
5、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患者(Hp感染可能与这些疾病相关)。
6、强烈要求检测者:出于对胃癌预防的担忧,个人强烈要求检测者(医生会评估必要性)。
四、检查前务必注意!
为确保结果准确,请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1、停用药物:
抗生素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需停药至少 4周。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需停药至少 4周。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需停药至少 2周。替丁类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影响较小,通常建议停用至少24小时即可。
2、空腹要求:检查前需禁食、禁饮(白水除外)至少 6小时以上。检查当天早晨空腹进行最佳。
3、近期检查影响: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可能造成假阴性,应避免在此期间检测。胃部分切除术后可能影响准确性。
4、告知医生:务必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特别是上述需停用的药物)及近期健康状况(如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C13和C14呼气试验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核心原理都是利用Hp尿素酶分解标记尿素产生标记CO₂。
C13呼气试验:使用稳定无放射性的C13,绝对安全,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孕妇、儿童),是目前的首选推荐方法。检测通常需采集服药前和服药后两个样本。
C14呼气试验:使用具有微弱放射性的C14,辐射量极低,对普通成年人的风险极小。但不推荐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检测通常只需采集服药后一个样本。
如您有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症状,或有胃溃疡、胃癌家族史等风险因素,建议咨询消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选择哪种方法,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年龄、是否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给出最佳建议。检查前务必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并保持空腹,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温馨提示:检测阳性意味着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根除治疗;阴性结果在排除干扰因素后,通常表明当前无活动性感染。定期复查和遵循医嘱是守护胃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