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把鼻塞头痛误认为“普通感冒”,服用很多感冒药也不见效,个别患者会反复出现鼻塞头痛,甚至还有患者出现嗅觉减退,咳嗽,发热等相关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鼻窦炎,本文将详细讲解人体的鼻窦和鼻窦炎相关知识。
一、鼻窦:藏在面部的“神秘房间”
鼻窦是颅骨内充满空气的腔隙,与鼻腔相通,如同面部骨骼中的“隐藏房间”。根据解剖位置分为4组:
1、额窦:位于前额眉骨后方,像两个倒置的三角锥体
2、筛窦:鼻腔上方蜂窝状的“六边形蜂巢”,约10-15个小气房
3、蝶窦:颅底深处的“蝴蝶翅膀”,紧邻视神经和垂体
4、上颌窦:面颊部最大的鼻窦,容积约15ml(相当于一汤匙液体)
(解剖依据:《Gray's Anatomy》第42版)
鼻窦的五大功能:
1、减轻头部重量(颅骨减重30%)
2、语音共鸣的“天然音箱”
3、加湿过滤空气的“智能空调”
4、缓冲外力冲击的“安全气囊”
5、免疫防御的“前线哨所”(含溶菌酶和IgA抗体)
(功能研究见《国际鼻科学杂志》2018年综述)
二、鼻窦炎:当“房间”发炎时会发生什么?
典型症状三联征(EPOS 2020诊断标准):
1、鼻部症状:脓涕(黄绿色)、持续鼻塞、嗅觉减退
2、面部症状:胀痛/压迫感(特定部位提示受累鼻窦)
①晨起额头痛→额窦炎
②面颊牙痛→上颌窦炎
③双眼间/鼻根痛→筛窦炎
④头顶/枕部痛→蝶窦炎
3、全身症状:发热(急性期可达39℃)、疲劳、咳嗽(夜间加重)
鼻窦炎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表:
三、鼻窦炎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疗指南(2022)》:
1. 急性鼻窦炎(病程≤4周)
轻度:VAS评分≤3分(满分10分),可正常活动
中度:4-7分,日常活动受限
重度:≥8分,伴高热/剧烈疼痛/眶内并发症
2. 亚急性鼻窦炎(4-12周)
症状持续但无急性加重,CT显示黏膜增厚>4mm
3. 慢性鼻窦炎(>12周)
分型:
不伴息肉:持续鼻塞+脓涕,嗅觉丧失风险增加3倍
伴息肉:鼻腔可见半透明肿物,哮喘合并率高达45%
真菌性:单侧症状,涕中带血或褐色分泌物
并发症警示信号(需立即就医):
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眶内感染)
剧烈头痛/颈强直(颅内感染)
面部肿胀伴高热(骨髓炎)
四、鼻窦炎防治要点
家庭护理3步法:
1、鼻腔冲洗:生理盐水+洗鼻器(每日2次,有效率82%)
2、蒸汽吸入:桉树精油+45℃热水(扩张窦口)
3、体位引流:头低位侧卧(促进分泌物排出)
就医指征(IDSA临床建议):
症状持续>10天
高热伴剧烈头痛
视力改变/面部肿胀
鼻窦炎不是“大号感冒”,及时识别能避免80%的并发症风险。记住:当鼻塞超过10天、出现定位性疼痛或脓涕时,请及时到相关专科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科学防治,让呼吸重回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