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防护解密:科学防护,守护健康

林士军医生 发布于2025-02-14 15:51 阅读量3818

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原创

每年秋冬季节,诺如病毒(Norovirus)都会进入高发期,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常在学校、养老院、餐厅等集体场所引发聚集性感染。如何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本文从诺如病毒传播特点、防护要点和家庭护理三方面为您解密。

一、认识诺如病毒:传播快、易感人群广

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常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低热等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其特点包括:

传播力极强:10-100个病毒颗粒即可致病。

传播途径多: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物体表面传播,或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导致感染。

环境抵抗力强:在0℃-60℃环境中均可存活,普通酒精无法灭活。

二、预防关键:切断传播链

诺如病毒无特效药和疫苗,预防的核心是阻断“粪-口传播”途径,需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个人卫生: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

正确洗手: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洗20秒以上。免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

避免手-口接触:未洗手时不要揉眼睛、摸口鼻。

家庭分餐制:感染者应与家人分餐,餐具煮沸消毒30分钟。

2. 食品安全:高温加热是关键

贝类海鲜、沙拉、冷盘等高风险食物需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90℃以上)。

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不饮用生水,桶装水需烧开后饮用。

3. 环境消毒:含氯消毒液最有效

患者呕吐物或粪便需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覆盖,喷洒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浓度5000-10000mg/L)作用30分钟后再清理。

门把手、马桶、玩具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mg/L)擦拭。

被污染的衣物、床单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4. 隔离防护:症状消失后仍需警惕

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照护者需佩戴口罩和手套,处理污染物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

三、重点人群防护要点

儿童/学生:教育孩子养成洗手习惯,出现呕吐立即报告老师。

食品从业者:有腹泻症状时严禁上岗,复工前需检测诺如病毒阴性。

养老机构:加强环境消毒,关注老年人脱水风险。

四、感染后如何应对?

若已感染,需注意:

1. 及时补液: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2. 对症处理:一般2-3天自愈,无需抗生素,不盲目使用止泻药。

3. 就医指征: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少尿、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就医。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核心在于“病从口入”的防控意识。通过科学洗手、规范处理食物、严格环境消毒,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转发给家人朋友,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参考资料:WHO《诺如病毒防控指南》、中国疾控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