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会,酒过三巡,有人兴致高昂,有人却已醉意上头,喝醉不仅让人难受,还可能影响第二天的状态。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快速醒酒的有效方法。
一、解酒原理大揭秘
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肝脏进行代谢,乙醇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变成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醒酒的关键就在于加速这个代谢过程,减少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停留。
二、实用醒酒方法大盘点
1、葛花解酒汤:出自《脾胃论》,由木香、人参、猪苓、白茯苓、橘皮、白术、干姜、神曲、泽泻、青皮、缩砂仁、白豆蔻仁、葛花等组成。具有分消酒湿、温中健脾的功效,适用于饮酒过度、湿伤脾胃所致的头痛头晕、呕吐痰逆、胸膈痞闷等。
2、枳椇子解酒汤:以枳椇子为主要药材,可根据情况配伍葛根、菊花等。枳椇子能解酒毒、止渴除烦,葛根可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该方对于酒后头痛、口渴、烦躁等有缓解作用。
3、葛根煮水:葛根素有“亚洲人参”“植物黄金”的美誉,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其含有的大豆苷元等成分可分解乙醛毒性,阻止酒精对大脑抑制功能的减弱,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可直接用葛根煮水或泡茶饮用。
4、枳椇子煎水:味甘、性平,归心、脾、肺经,有解酒毒、止渴除烦、通利二便的功效。醉酒后可取适量枳椇子煎水服用,能加速酒精代谢,缓解酒后头痛、头晕、烦渴等症状。
5、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醉酒后可用绿豆适量,加水煮烂,连汤带豆一起食用,能帮助清除体内热毒,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尤其适用于酒后有湿热症状者。
6、穴位按摩:按摩内关穴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有助于缓解酒后恶心、呕吐等症状。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5分钟。还可按摩足三里穴,该穴位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减轻酒精对胃肠的刺激,用同样方法按压即可。
7、中药足浴:采用藿香、佩兰、葛根等具有芳香化湿、解酒醒脾作用的中药煮水泡脚,通过足部穴位吸收药物成分,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酒精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达到醒酒的目的。
8、蜂蜜水等:喝蜂蜜水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蜂蜜中含有特殊的果糖,能促进酒精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西红柿汁也不错,富含果糖,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此外,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其中的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尤其有效。
9、物理醒酒:醉酒后可以用湿毛巾冷敷额头,促进血管收缩,降低头部温度,缓解头晕。或者洗个热水澡,加速血液循环,让酒精随汗液排出体外,但要注意避免滑倒。
10、药物辅助:如果醉酒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酒药。像美他多辛,能加速酒精代谢,减轻宿醉症状。但药物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二、醒酒误区要避开
很多人觉得浓茶能解酒,其实不然。茶叶中的茶碱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还有人认为喝醋能解酒,过量食醋会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
春节欢聚,饮酒适量。若不小心喝醉,不妨试试这些醒酒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健康过节,享受美好时光!
中医中药醒酒需根据个人体质和醉酒症状等合理选择方法,若醉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