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5%~10%,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哮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等较为常见。
3、凝血功能障碍:头孢菌素可引起凝血时间延长,出血倾向,与头孢菌素影响肠道维生素K合成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有关。
4、血液系统影响: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等。
5、神经系统反应:可引起轻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发生率 1%~2%,剂量过大可引起头孢菌素脑病。
6、对肝肾功能影响:偶可引起转氨酶(GPT、GOT)、碱性磷酸酶一过性增高,头孢菌素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7、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可导致念珠菌,胃肠菌群失调,导致罕见的假膜性结肠炎症状。
头孢菌素类药物毒性较低,不良反应较少。第一代头孢菌素部分品种大剂量使用时可损害近曲小管细胞而出现肾毒性;第二代头孢菌素较之减轻;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肾脏基本无毒,第四代头孢菌素则几无肾毒性。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偶见二重感染。有报道大剂量使用头孢菌素类可发生头痛、头晕以及可逆性中毒性精神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