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为胸部影像学上的定义,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也可以为多发性病灶。
也就是说,在胸部CT检查时发现小于3厘米的肺部阴影都称为肺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肺部阴影称为肿块。
肺结节按病灶大小又分为小于5mm的微小结节,5~10mm的小结节,微小结节在影像学上特征常常是多不典型,难以发现典型的恶性特征,并且良性的居多,常常需要定期随访复查,动态观察病灶的变化特征。
具有以下特征的多考虑为良性肺结节。
①炎性肺结节为良性肺结节,边缘多模糊不清;
②良性非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整齐甚至光整;
③良性肺结节多数无分叶,边缘可以有尖角或纤维条索影等;
④肺结节周围出现纤维条索影及胸膜增厚等征象常提示结节为良性;
⑤肺结节评价CT值密度越低,良性的概率越高;
在肺结节中,越小的肺结节良性的概率越高,越大的肺结节恶性的概率越大,但也不是绝对,恶性的肺结节常具有一定的特征,需要排除下列具有恶性特征的肺结节,才考虑良性的肺结节可能性大。
恶性肺结节多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征,或称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肺结节边缘多清楚但不光整,结节-肺界面毛糙甚至有毛刺常提示可能是恶性的肺结节。
根据外观判断良恶性是“以貌取人”,尽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是恶性病变的特点,但由于小结节中的早期肺癌很少见到这些特点,所以常需要随访观察,在随访中发现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①短期内肺结节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②肺结节密度均匀或变淡;
③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肺结节病灶缩小或消失;
④肺结节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天;
⑤实性肺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然稳定,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磨玻璃样结节,因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阶段的磨玻璃样结节可以长期稳定。所以这里定义的长期指需要超过2年或更长时间,但究竟稳定时间多长提示良性,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⑥胸部CT随访肺结节完全或者趋向消散,结节进行性或持续缩小,或≥2年无增长的实性结节,或≥3~5年无增长的亚实性结节,良性可能性大。
理论上讲,排除恶性肺结节之外都是良性肺结节,较小的肺结节良性的多,但较小的肺结节恶性特征也不典型,也难以获得病理学上的证据,常需要动态随访观察,可能会有原来判断为良性肺结节,但随着随访观察时间的延长,发现原来良性的肺结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恶性特征,成为恶性肺结节,也有肺结节长期没有变化的,实际上就是一个良性的肺结节。
掌握良恶性肺结节的特征,定期随访观察是判断良恶性肺结节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