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接受放化疗者及肿瘤患者等。
肺孢子菌肺炎在艾滋病住院患者中约占8%~26%,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肺孢子菌肺炎也是艾滋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
一、肺孢子菌肺炎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典型表现:
1、亚急性起病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和发热,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
2、在无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肿瘤的情况下,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常不伴有胸腔积液。
3、如果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往往提示合并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或卡波西肉瘤等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
二、典型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具备以下情况者,可做出临床诊断:
1、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
2、亚急性起病的发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肺部阳性体征较少,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
3、低氧血症;
4、血清1,3-β-D葡聚糖、KL-6或LDH明显增高;
5、胸片呈间质性浸润影,或胸部CT发现磨玻璃影。
确诊需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从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诱导痰等标本中找到肺孢子菌病原学依据。
三、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方案:
1、首选方案: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X-TMP)单药治疗是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首选抗肺孢子菌方案,推荐剂量为TMP15~20mg/kg/d,SMX75~100mg/kg/d,分3~4次给药,疗程为21天。
如果患者耐受性差,可降低给药剂量,并可根据疗效与不良反应适当延长疗程。
SMX-TMP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在艾滋病患者中更为常见,需要引起重视。
SMX-TMP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药物性肝损伤、胃肠道反应、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正铁血红蛋白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可通过停药或减量而减轻,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并不能减轻过敏反应。
2、替代方案
(1)TMP联合氨苯砜方案,推荐用法:TMP(15 mg/kg/d,分3 次口服)+氨苯砜(100mg,口服,1次/天),适用于轻度患者。
(2)克林霉素联合伯氨喹方案,推荐用法:克林霉素(450mg,1次/6小时或600mg,1次/8小时,口服)联合伯氨喹(30mg,1次/天,口服),适用于轻度患者。
(3)SMX-TMP联合克林霉素方案,适用于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替代治疗,推荐用法:TMP15~20mg/kg/d,SMX 75~100 mg/kg/d,分3~4次给药,克林霉素600mg,1次/6小时,静脉注射,持续3~4周。
(4)SMX-TMP联合卡泊芬净方案,适用于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替代治疗,推荐剂量:TMP15~20mg/kg/d,SMX 75~100mg/kg/d,分3~4次给药,卡泊芬净(首日70mg,1次/天;后续为50mg,1次/天维持),持续3~4周。
肺孢子菌肺炎为机会性感染疾病,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感染,正常人很少感染,如果病人一旦诊断为肺孢子菌肺炎,排除HIV感染、器官移植、放化疗等,应考虑可能为肿瘤患者,需要注意排查肿瘤原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