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急性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持续性咳嗽,咳嗽持续几周或数月,甚至有新冠病毒感染一年后仍在咳嗽的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主要临床特点:
(1)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阶段出现的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许白黏痰,部分患者咳大量白色黏痰,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以表现为咳大量脓痰,可伴咽喉疼痛、鼻塞、头痛、味觉或嗅觉障碍等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
(2)有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
(3)胸部影像学检查一般是正常的,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肺炎影像学改变,发展为新冠病毒肺炎。
(4)发病早期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5)确诊需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抗原检测阳性。
咳嗽的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可以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
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首先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咳痰,通常表明已进展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个别年老体弱或者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肺炎,甚至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毒性肺炎。
目前新冠病毒经过长时间的变异,毒力已大大减弱,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肺炎的患者已远远少于新冠病毒流行初期,但临床医生仍需要警惕。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性治疗,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对症治疗为主。
发病初期患者以干咳为主时,可以服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如果患者有典型的鼻部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可以选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的复方制剂可改善由新冠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相关症状。
对于轻型或中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预防,除非存在明确的细菌感染征象。
如果患者咳黄脓痰或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常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可以考虑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最常检出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在未得到阳性病原菌结果之前,可以选用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