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孟鲁司特钠临床应用存在的风险

医生 发布于2024-07-01 06:39 阅读量949

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原创


孟鲁司特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平喘类药物,适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及成年人,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运动性哮喘、阿司匹林敏感性哮喘患者的预防及治疗。

2024年5月7日,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官网(https://ginasthma.org/)正式发布了《GINA2024哮喘防治指南》。
在更新的指南中提醒医生要告诫患者或其父母及监护人需要注意孟鲁司特钠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发的噩梦和行为异常,甚至个别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等。
我国学者也曾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3年出版的第25卷第8期上发表了“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风险信号挖掘”文章。
文章纳入分析了5179例孟鲁司特钠不良反应报告,在众多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中,位居前10位的是:①攻击性行为、②焦虑、③自杀意念、④异常行为、⑤抑郁、⑥愤怒、⑦噩梦、⑧失眠、⑨大声哭泣、⑩夜惊。
在上述位居前10位的不良反应报告中,除大声哭泣外,均已在药品说明书上记载为药物不良反应。
使用孟鲁司特钠不良反应风险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是:①感觉超负荷、②心率异常、③离别焦虑障碍、④孤独恐怖症、⑤灰尘过敏、 ⑥Miller-Fisher综合征、⑦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多血管炎、⑧儿童人格障碍、⑨夜惊、⑩血小板黏附性下降。
在上述不良反应风险强度居前10位中,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临床应用中警惕和注意。
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其两面性,有药物的治疗性,是我们所期待药物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也有药物的不良反应性,这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副作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药物本身的因素,也有使用者个体差异的因素,还有与药物的使用时间长短、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的使用方法等有关。
药物在上市前均需要进行药物试验,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均需要记载在药物说明书中,来提醒临床医生及使用者引起注意。
对已上市的药物还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机制,所有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均需要进行报告,药品生产企业也会经常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更新。
需要强调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常是比较低的,绝大多数也比较轻微,停药后能够缓解,药品的获益远远大于使用的风险。对频发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也有药品的退出停止使用机制,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几年因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发布了停止使用的药物有:酚酞片、安乃近注射液、特酚伪麻片、吡硫醇注射剂、磺胺索嘧啶片等。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