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是一种病原微生物,目前已发现的军团菌有70种,其中,约80%~90%的军团菌病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
军团菌病可以散发出现,也可以暴发发病,在临床上分为2种类型军团菌病。
①非肺炎型军团菌病:又称庞蒂亚克热,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流感样症状,肺部影像学无肺炎样改变,约81.25%的军团菌病表现为非肺炎型,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绝大多数非肺炎型军团菌感染患者未能得到明确诊断,主要是难以获得病原学依据。
②肺炎型军团菌病: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军团菌感染,又称军团菌肺炎,约占军团菌病的18.75%。
发生军团菌感染存在两大因素:
一是患者的个体因素,包括高龄、男性、吸烟、酗酒、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免疫抑制(如移植、化学治疗)等。
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出行旅游,住院,接触冷却塔、空调冷凝水,有过漩涡水疗,近距离接触喷泉等。
军团菌肺炎有其一定的临床特征:患者多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以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改变或脑病),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等),相对缓脉、肾功能损害,低钠低磷血症,一过性肝功能损害,β-内酰胺类药物症状无效等特征,尤其是相对缓脉、低钠低磷血症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
军团菌肺炎患者病情多数偏重,可以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需要及时救治,在获得病原学诊断证据之前,抓住重要的临床特征,推断临床诊断,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军团菌和支原体、衣原体三种病原体都属于非典型病原体,治疗用药不同于普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多西环素等)及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治疗为主。
军团菌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高龄、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尽早就医,由专科医生进一步排查,切勿延误救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