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为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累及上呼吸道,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目前我国已有七种口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获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分别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来瑞特韦和阿泰特韦/利托那韦。
1、奈玛特韦/利托那韦:2022年2月NMPA附条件批准进口注册,3CLpro抑制剂。
(1)适用人群: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奈玛特韦300mg与利托那韦100mg同时服用,1次/12小时,连续服用5天。
(3)不良反应: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味觉障碍和腹泻;②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等;③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过敏反应。
(4)注意事项:①只有母亲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潜在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②不建议哺乳期使用;③中度肾功能损伤者应将奈玛特韦减半量服用;④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不应使用。
2、阿兹夫定:2022年7月25日NMPA应急附条件批准其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适应证注册申请,RdRp抑制剂。
(1)、适用人群: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人患者。
(2)、用法用量: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1次/天,疗程不超过14天。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肝功能异常、血尿酸升高等。
(4)、注意事项:①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使用;②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
3、莫诺拉韦:2022年12月29日NMPA 应急附条件批准进口注册,RdRp抑制剂。
(1)、适用人群:发病5天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 险因素的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800mg,1次/12小时,连续5天口服。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腹泻,偶见头痛、呕吐、皮疹和荨麻疹等。
(4)、注意事项: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使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药物剂量。
4、先诺特韦/利托那韦:2023年1月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3CLpro抑制剂。
(1)、适用人群: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先诺特韦0.75g与利托那韦0.1g同时空腹吞服,1次/12小时,连续服用5天。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瘙痒、窦性心动过缓等。
(4)、注意事项:①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不建议使用;②既往有肝脏疾病、肝酶异常或肝炎病史患者慎用;③肾功能损伤患者、18岁以下患者、老年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
5、氢溴酸氘瑞米德韦:2023年1月29日NMPA 附条件批准上市,RdRp抑制剂。
(1)、适用人群:发病3天以内的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1次/12小时,连续口服5天;第1天,每次0.6g;第2~5天,每次0.3g,空腹或餐后服用。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血压升高。
(4)、注意事项:①妊娠期患者禁用,哺乳期患者不建议使用;②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加强肝功能监测;③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但目前无剂量调整的依据。
6、来瑞特韦:2023年3月23日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3CLpro抑制剂。
(1)、适用人群: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每次0.4 g,3次/天,随餐服用,连续5天。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绝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大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无严重或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
(4)、注意事项:①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慎用;②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7、阿泰特韦/利托那韦:2023年11月24日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3CLpro抑制剂。
(1)、适用人群: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2)、用法用量:阿泰特韦0.15g 联用利托那韦0.1g,2次/天,连续口服5天。
(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绝大多数为1级或2级,大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无严重或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
(4)、注意事项:①只有在母亲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潜在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②哺乳期患者不建议使用;③轻度、中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损伤及肾损伤患者不建议使用。
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是抑制新冠病毒生命周期关键步骤的药物,在新冠病毒感染早期使用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高危人群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均为处方药物,为附条件批准上市,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需密切观察药物作用、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切勿自行购买,盲目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