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血脂治疗药物?

林士军医生 发布于2024-06-12 06:09 阅读量698

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原创

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众多,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伴有血症异常,血脂异常的特点为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常采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作为降脂目标。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高危,1型糖尿病病程≥20年也可作为高危。


小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应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其他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靶器官损害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果患者有≥3个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也应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为中、低危的糖尿病患者,均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建议糖尿病高危患者选择他汀类药物作为基础降脂治疗,例如:可以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中的任何一种药物治疗后,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达标,需要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或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或英克司兰)。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后仍有甘油三酯增高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达标,考虑联合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ω-3脂肪酸或贝特类药物。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如何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发生,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