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

林士军医生 发布于2024-05-11 15:35 阅读量684

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原创

过敏性鼻炎,也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人患有过敏性鼻炎,常常被过敏性鼻炎所困扰,尤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更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发病。

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如何治疗,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想治愈过敏性鼻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预防和控制过敏性鼻炎还是有一些办法的,也有一套治疗原则。

过敏性鼻炎的整体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联合管理,主要包括患者教育、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四个方面。

前两个方面,患者教育和环境控制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过敏性鼻炎患者一定要了解过敏性鼻炎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环境影响是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中国人对屋尘螨、蟑螂、花粉、动物毛屑过敏的最多,其次是动物蛋白、虾蟹、化妆品、冷空气等,远离或减少接触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今天重点介绍药物治疗这一块,重点介绍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类药物、鼻减充血剂等。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鼻炎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也是最基础的使用药物。鼻用激素根据研发时间和药物特性可以分为两代。

1、第一代鼻用激素主要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和氟尼缩松鼻喷雾剂;

2、第二代鼻用激素主要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倍他米松鼻喷雾剂、环索奈德鼻喷雾剂等。

第二代鼻用激素与第一代鼻用激素相比,具有亲脂性高、与受体的结合力比较强、抗炎活性更强、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是临床上优先选择使用的治疗药物。

全身糖皮质激素对患有支气管哮喘和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单纯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诊治,也仅在疾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并且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短期使用,不能长期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

3、鼻用激素在使用时,通常按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对于轻度过敏性鼻炎和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治疗的疗程推荐不少于2周,在2周内需要每天使用,2周后病情平稳可以间断性使用,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用激素是首选药物,推荐的疗程应该在4周以上,使用的次数及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同样需要连续使用、间断使用、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的用药过程。

4、鼻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不良反应,包括鼻腔烧灼感、干燥、刺痛、鼻出血、咽炎和咳嗽等,多为轻度,减少用药次数或停药后会缓解。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孟鲁司特钠片、儿童使用的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是过敏性鼻炎治疗的一线用药。

孟鲁司特钠片在临床上更适用于治疗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孟鲁司特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第二代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三、抗组胺类药:抗组胺药物也是过敏性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鼻用抗组胺药(如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其疗效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特别是对缓解鼻塞症状,更适合鼻塞症状严重的患者,鼻用抗组胺药物比口服抗组胺药起效更快,通常用药后15~30分钟即起效,一般每天用药2次喷鼻,疗程不少于2周。

如果使用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的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单独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连续治疗2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鼻用抗组胺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混合制剂——氮卓斯汀氟替卡松鼻喷剂(内含盐酸氮卓斯汀和丙酸氟替卡松),使用这种混合制剂喷鼻治疗2周,对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鼻用抗组胺药不良反应比较少见,主要包括鼻腔烧灼感、鼻出血、头痛和嗜睡等,减量或停药后会好转。

四、减充血剂:减充血剂为过敏性鼻炎的二线治疗药物,不是首选药物,临床可以酌情使用。

目前减充血剂有两种。

第一种为非选择性受体激动的拟交感胺类,包括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等,可以同时兴奋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患者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

第二种为选择性受体激动的半拟交感胺类(咪唑啉衍生物类),包括羟甲唑啉鼻喷雾剂、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等,是目前常用的鼻腔减充血剂。

鼻用减充血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鼻腔干燥、烧灼感和针刺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和心率加快等反应。如果喷药次数过多、药物浓度过高、使用疗程过长可以导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容易发生药物性鼻炎,需要引起重视。

临床上不推荐口服减充血剂(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短期使用缓解患者的鼻塞流鼻涕症状,效果比较明显。

鼻减充血剂的禁用或慎用:对有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闭角型青光眼、正在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妊娠期妇女及3周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治疗过敏性鼻炎还有免疫治疗的药物,相关药物已在国外获批使用,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过敏性鼻炎还存在着很大的个体性差异,不同的人体质不同,发病特征也不一样,所选择的药物也会有所差别,不存在一种药物适用于所有人,最好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更适应的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

还需要强调的是,过敏性鼻炎的防和治,同等重要,只是关注治疗,不注重预防,还会前功尽弃,预防做得好,可以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患者可以长期获益。

本文所介绍的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部分西药,但从不排除中医中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所做出的贡献,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方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