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湿疹是一类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
患上了手部湿疹如何治疗呢?
《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为我们提供了治疗手部湿疹的专家建议。
手部湿疹常常反复发作并难以治愈,皮肤屏障受损是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加强润肤可有效促进屏障功能恢复,是手部湿疹的基础治疗。
1. 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手部湿疹的一线治疗用药,也是最常用的药物。按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一般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超强效4级。
①常用的弱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包括1%氢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等;
②中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包括 0.1%曲安奈德乳膏、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③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包括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等;
④超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包括 0.1%氟轻松乳膏、0.05%氯倍他索乳膏等。
有4个等级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如何选择?应根据皮损的性质和部位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应尽可能短。
对于轻中度手部湿疹选择局部外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2~4周,重度患者可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4~8周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2周治疗。
症状好转后可改为长期“主动维持治疗”,即在易复发的原有皮损区每周2次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同时配合润肤剂,可有效降低复发频率,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对于急性发作的手部湿疹以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手部湿疹患者,可选择湿包疗法,治疗时间通常为2~14天。
对于顽固性肥厚性皮损、角化型皮损的患者,还可选用含有水杨酸、维A酸、维生素D3衍生物等成分的复方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或者封包。
2.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轻中度手部湿疹尤其是特应性手部湿疹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作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或补充方案,并适用于长期主动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不引起皮肤萎缩以及屏障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建议每天2次,病情控制后可逐步减量至每周2次长期主动维持治疗。
3. 其他外用药物:急性期皮损有大量渗出、水疱时,可以使用3%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冷湿敷;对有糜烂而渗出不多的亚急性皮损可用氧化锌油。合并感染的患者,可以选用含抗菌药的外用制剂,感染渗出较多时选择有抗菌作用的水剂外敷,如氯己定、聚维酮碘等。角化型皮损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如0.1%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等)。其他外用药如焦油制剂、止痒剂等可视具体情况使用。
4. 手部湿疹预防的重点是手部皮肤的保护,手部皮肤尽可能避免接触刺激物或变应原,加强手部皮肤的润肤保湿。
①合理使用手套;
②润肤保湿、适度清洁;
③应教育患者积极寻找任何可能的病因和加重的因素并尽量去除。
高风险人群(如美发师、建筑工人、厨师、家庭主妇、医务人员等)需在工作中合理使用手套及润肤剂、改善工作环境或替换致病性材料以尽量避免接触刺激物或变应原,必要时可更换工作。
出现皮肤症状后应及时治疗,以避免发展为慢性。
另外需要需强调的是,患者应重视坚持长期润肤的重要性,以减少手部湿疹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