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冲洗是临床上常用的上呼吸道感染及鼻腔疾病的治疗方法,本文依据2023年版“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整理,供有需要的人士学习和了解。
鼻腔冲洗治疗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而且廉价的物理治疗方式,通过物理清除的方法、可以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病毒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鼻腔冲洗可以将鼻腔内的病毒、炎症分泌物等进行直接冲洗和排出,降低鼻腔内病毒载量,减少分泌物造成的鼻塞、流涕和咳嗽等相关症状。对于同时合并鼻炎或鼻窦炎的患儿,可以帮助清洁鼻腔内的环境,预防多重感染的可能。
一、鼻腔冲洗治疗适应证:
适用于存在鼻塞、流涕、鼻腔分泌物多而黏稠及鼻后滴漏等临床症状的患者。
二、禁忌症:
鼻腔冲洗不建议在小于6个月的婴儿中进行。
三、常用的鼻腔冲洗液: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鼻腔冲洗液为等渗盐水(0.9%)和高渗盐水(1.5%~3.0%),不建议使用高于3%的盐水进行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盐水的温度建议使用约20℃~40℃,过冷或过热的盐水都会影响鼻腔纤毛摆动频率和冲洗效果。
四、常用的鼻腔冲洗装置:
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腔冲洗方法主要包括压力式和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
1、压力式装置进行鼻腔冲洗,盐水弥散度强,水流大,压力大,虽然清洁效果好,但呛水感强,适应性比较差,或由于操作不当或配合不佳造成中耳感染,不适合婴幼儿及无法配合的儿童使用,适合年长儿及成年人使用。
压力式鼻腔冲洗的工具包括盐水滴鼻剂、注射器式和挤压瓶式洗鼻装置,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和配合程度进行选择。
盐水滴鼻剂是5~10ml单支装的等渗盐水,适用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
注射器式的洗鼻装置外观类似于注射器,同时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软硅胶头,注射器的最大容量为60ml,具体容量可以根据儿童年龄进行选择,适用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人群。
挤压瓶式鼻腔冲洗容量较大,通常建议儿童鼻腔冲洗盐水的体积总量为120ml,适用于学龄期以上的儿童。
2、雾化式鼻腔清洗是采用雾化的原理,将盐水雾化成柔和的小颗粒喷入鼻腔,清洁范围比较有限,但无呛水感,刺激小,喷雾均匀、柔和舒适,患儿的依从性更好,适合婴幼儿及无法配合的儿童使用。
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分为电动喷雾和加压喷雾,分别推荐用于1岁和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以及无法耐受压力式鼻腔冲洗设备的儿童。
五、鼻腔冲洗治疗频次及疗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通常持续2~15天,建议儿童鼻腔盐水冲洗频率为每天2~3次,持续1~2周。可以根据鼻腔分泌物的情况、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儿对鼻腔冲洗的耐受情况而适度调整。
如有合并其他鼻腔用药,建议鼻腔冲洗后10~15分钟再使用。
六、注意事项:
1、盐水滴鼻剂和注射器式鼻腔冲洗建议在患儿安静和清醒时进行操作,避免在餐后短时间内进行。
2、使用挤压瓶式鼻腔冲洗装置时,通过挤压瓶身将盐水冲进鼻腔,然后盐水和鼻腔分泌物从另外一侧鼻腔流出。
3、在使用挤压瓶式鼻腔冲洗装置的时候,患儿需要低头取前倾位,将挤压瓶上的喷嘴部分轻轻地堵住一侧鼻腔,同时张口发出“啊”的声音,以避免鼻腔吸气引起的呛咳。
4、单手轻柔的挤压瓶身,将盐水从一侧鼻腔挤入另一侧鼻腔,鼻腔内分泌物会同时随着盐水流出。然后,使用相同的方法冲洗另一侧鼻腔。
5、通常建议从鼻塞较重的一侧开始冲洗。冲洗结束后,低头使鼻尖朝向地面,使残留的液体流出。
6、在冲洗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误吸等情况,或者操作过程中患儿无法耐受,建议可以先暂停,待症状消失及患儿情绪稳定后再继续进行。
7、电动喷雾洗鼻器使用时,每次每个鼻孔使用10~15ml盐水,持续2~3分钟,雾化颗粒15~48μm,具有分离装置和废液收集槽,避免盐水污染和交叉感染。
8、不同洗鼻装置的喷雾颗粒和每个鼻孔的洗鼻容量稍有不同。
9、使用时,患儿取坐位或站立位,患儿本人或照护者手持电动喷雾装置,将装置的鼻孔接头与鼻腔连接,打开开关即可使用。
10、加压喷雾装置使用时,头部稍后仰,将喷嘴置于鼻孔前,轻按手动泵,盐水呈雾状喷出,建议2岁以下每次每侧鼻孔6喷(0.13ml/喷),2岁以上每次每侧鼻孔8喷(0.13ml/喷)。使用完毕,用纸巾擦除鼻腔分泌物及多余的盐水。
11、儿童鼻腔冲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鼻部刺激、鼻部不适和耳部闷胀等短暂的不良反应,使用压力型或大容量冲洗装置时更为常见。
鼻腔冲洗治疗,不同的年龄段所选用的装置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往往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选用恰当的装置,正确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建议最好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呛咳、误吸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