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

林士军医生 发布于2024-01-05 08:44 阅读量1048

本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原创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大多数与过敏有关,临床上常使用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是比较常用的药物之一。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

1. 药品分类:抗变态反应药,通常称为抗过敏药物。

2.用药目的: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引起的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等。

3. 禁忌证:对本药或其他哌嗪衍生物过敏者禁用;终末期肾衰竭(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禁用。

4. 不良反应:偶见嗜睡、头晕、头痛、激动、口干、胃肠不适;罕见过敏反应。

5. 剂型和规格:

(1)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片。

(2)盐酸西替利嗪滴剂:1%。

(3)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糖浆:0.1%。

6. 用法和用量:

(1)成人:10mg/次、1次/日。用药期间若对不良反应比较敏感,可改为5mg/次、早晚各1次。

(2)儿童:

① 2~6岁儿童:2.5mg/次、早晚各1次,或5mg/次、1次/日;

② 6岁以上儿童:5mg/次、早晚各1次,或10mg/次、1次/日。

(3)特殊人群用药:肾功能不全者需要减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7. 药物代谢动力学:本药口服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在5~60mg范围内,本药的药动学特征呈线性。用药3天后达稳态。60%本药以原形随尿排泄,清除率为 0.6ml/kg/min,消除半衰期约为10小时。对于6~12岁的儿童,70%本药以原形随尿排泄;儿童的清除率为0.3ml/kg/min,2~6岁儿童的半衰期为5小时,6~12岁儿童的半衰期为6小时。

8. 药物相互作用:

(1)茶碱和西替利嗪同时使用会分别增加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二者合用时应谨慎。

(2)与格列吡嗪合用可导致血糖水平轻度降低,建议两种药物分开服用,最好早晨服用格列吡嗪,晚上服用西替利嗪。

(3)与镇静剂(安眠药)及乙醇同服需谨慎。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