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有可能也是一种哮喘,在医学上我们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那么,什么是胸闷变异性哮喘呢?
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CTVA)是一种不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比较隐匿,常以胸闷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没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
患者可自述为胸闷、胸部紧缩感、胸部呈压迫感、胸口憋闷、胸口像被石头压着、总喜耸肩深呼吸、呼吸不畅、一口气总上不来、只能透半口气等等,有一部分患者因此产生强迫动作,如搓胸等。
胸闷变异性哮喘多数呈阵发性发作,可自行缓解,如夜间及凌晨2—4点易发作,可被描述为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坐立难安等。
胸闷是一种主观体验,受文化程度、表达习惯、地域差异等影响,每例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并不相同,需要临床医师认真加以识别。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我国学者在2013年发现并首次命名的,在临床上极易引起误诊和漏诊,随着呼吸专科医师对此病认识的提高,诊断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胸闷变异性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典型哮喘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气道炎症。
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典型哮喘也无明显差别。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过敏及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有尘螨过敏史及过敏性鼻炎病史。
部分患者胸闷可以有诱发因素,如运动、环境闷热、异味、烟雾、灰尘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胸闷症状和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证据,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胸闷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检查项目。
胸闷变异性哮喘还需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相鉴别。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上与同典型哮喘,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的哮喘方案治疗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