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
没有健康的牙齿就不能愉快地吃吃喝喝
心情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现在大家对于牙齿的保养也越来越重视
比如
早晚各刷一次牙
用电动牙刷、牙线、漱口水清理牙齿
定期去医院洗牙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情况该看牙医了
牙疼了才算出问题吗
…
针对这些疑惑
利用这个假期的休闲时刻
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看
口腔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与牙齿有关的健康标准都好理解
“牙龈颜色正常”的标准是什么
不健康的牙龈又是什么样
咱们继续往下看
正常的牙龈:粉红色,菲薄无肿胀,坚韧有弹性。不正常的牙龈:红肿,刷牙或咀嚼时出血,不一定会伴随疼痛感,因此常常被大家忽略。但红肿和出血的表现,其实就是牙龈炎的症状,由于菌斑、牙结石等脏东西长期的堆积而造成发炎。
很多人经常不知道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分别,事实上,牙周炎是由牙龈炎发展而来,前面提到的脏东西持续的刺激牙龈,导致了更深一步的牙齿周围骨头的破坏。失去了骨头的支持,牙齿便出现了松动移位的问题,而一旦到了这个程度,牙周的治疗就仅能停止炎症的继续破坏,而无法使牙龈、牙槽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洗牙可以清除牙结石,缓解牙龈炎和牙周炎。但有一些洗牙的朋友会问:为什么我洗完牙,医生还让我做“龈下刮治”呢?说龈下结石如果放任不管,会导致牙齿松动直至脱落,有这么夸张吗?
要知道,牙结石几乎人人都有,但是龈下结石杀伤力比普通牙结石强多了。
龈下结石,顾名思义就是牙龈下的牙结石。这种牙结石侵入到了牙龈下方,伴随有牙龈出血,肉眼不能看到。一般呈褐色或者黑色,附着更坚固,而且牙结石易吸附细菌、毒素,再加上本身对牙周组织的刺激,会使牙龈内侧溃疡,不易愈合,导致牙龈出血,牙周疾病加重,口臭,而且有时候好端端的一颗牙竟然松动脱落,都是龈下牙结石惹的祸!
没错,还是洗牙,但是多了一步龈下刮治,即将工具深入牙龈乳头下刮去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以及牙周袋内的牙结石和菌斑。龈下牙结石处理后牙周组织能否恢复正常,要视牙周组织本来的病况而定,若没有恢复正常,就要进行下一步治疗。若恢复正常了,定期检查、洁治即可。
专业指导:口腔全科医生魏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