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比较热门的探讨,分享给你!它就是粪便移植!
概况
是一种重塑肠道正常菌群的方法,是治疗肠道菌群紊乱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治疗时将健康者粪样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新组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从而治疗肠道及肠道外的疾病。
历史研究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了使用人的粪便治病的方法多达二十余种,健康人的新鲜的粪汁和小儿粪,都可以认为是含有菌群的粪便。
1958 年,Ben Eiseman等报道了对4名患有严重伪膜性肠炎的患者在进行了益生菌、抗生素等治疗无效之后,最后经过与患者家属商量后意见一致准备使用粪菌移植治疗,使用此法治疗后患者病情痊愈。
1989 年 1 月美囯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 Justin.B 及 Mark. B 就经 6 个月粪便灌肠缓解了 Benet 的渍疡性结肠炎写信给期刊《柳叶刀》。 此为第一例用粪菌移植治疗炎性肠病的报告。
好处:
治好肠道菌群失调,还能治疗自闭症
近年来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 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热点,即关于神经系统通过 “大脑-肠道-微生物”轴直接或者间接调节肠道内菌群,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这条肠轴发生紊乱时,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也随之失调,而通过“大脑-肠道-微生物” 轴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行为改变的发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原因便与肠道菌群有关;
肠道微生态失调还能引起儿童自闭症的发生,肠道微生态紊乱后,肠道内会产生“刺激神经系统的胺类物质”长期作用于大脑,而研究显示这类物质与自闭症患儿的行为变化关系密切;
2.菌群失调,还跟糖尿病、肥胖有关系!
有人通过复制肥胖型大鼠模型并对其使用粪菌移植治疗, 发现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进行粪菌移植治疗后能够加强肠道内屏障功能的作用, 而且还能有效的减轻内毒素血症。
并且还得出了粪菌移植能够调节肥胖大鼠的血脂含量,具有减轻肝脂肪变性作用的结论;
3.菌群失调,跟慢性炎症性肠病也息息相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 IB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尚未证实是哪种特定的微生物与 IBD 发病相关,
但肠黏膜针对肠道共栖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免疫应答异常, 结合宿主遗传因素,有可能导致 IBD。
IBD 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降低,以乳酸菌、硬壁菌门中的双歧杆菌和普拉梭菌降低。
有研究报道通过粪菌移植治疗后 63% IB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缓解,76%的患者可停用治疗 IBD相关药物并且消化系统的临床症状减少。
……
所以,看到以下结论是不是有点兴奋?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微生态失调导致肠道相关疾病(包括顽固性便秘、食物过敏、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以及肠外疾病如代谢类疾病、各类肿瘤、精神类疾病等多种疾病。通过粪菌移植重建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环境,能有效的控制以上疾病!
然,需要泼冷水的是:
关于粪菌移植的疗效和其长期的安全性及循证医学证据不够充分, 有待于加强开展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或双盲研究进一步验证!
(以上内容部分摘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81673963、818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