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可以治疗吗?

邓腾兰医生 发布于2022-09-08 09:16 阅读量66

本文由邓腾兰原创

您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在家不停地喊叫,有时打人,还有时破坏一些玩具,在一些公共场合无所顾忌的大声说话,不停地捣乱,不停的说话;或者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写作业拖拉,总是爱丢东西呢?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别人家的熊孩子吗!我可见多了。都是家长没教育好。其实这些孩子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多动症。



多动症这个疾病很早就有医生开始记录,1845年就有医生将孩子活动过多作为一种疾病来描述。后来医生对这样一种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这种疾病有两组特征性变化,一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一组就是活动过多伙伴有冲动行为。现在专业的命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人会说这种病很多孩子会有吗?很少人吧?其实不然,通过调查,这种病的发病率在4%-5%,也就是在我们中国约有1400万-2000万孩子患有这种疾病。而我们国家的就诊率也非常地低,仅仅有10%的孩子接受了正规的治疗。


多动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目前还不清楚,大部分的可能原因都指向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异常,各种会导致孩子大脑发育异常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比如遗传因素、孕期感染因素、铅中毒因素、脑损伤因素、家庭不和谐因素等等。


多动症对孩子未来影响有哪些呢?

90%以上的多动症孩子在学习、遵守纪律、完成家庭作业上存在一定困难。多动症的男童运动平衡功能落后于正常男童,患者的大脑皮层的成熟较正常对照人群晚三年。多动症患儿更容易罹患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其他心理疾病,并容易出现更高的犯罪率。


有哪些现象提示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呢?

学龄前儿童:

1. 过分的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

2. 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经常惹祸;

3. 要求必须满足,不能等待,好发脾气;

4. 在幼儿园无法接受教育。

学龄儿童:

1. 不安静、好动;

2. 注意力难以集中;

3. 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4. 伙伴关系不良。

5. 学习成绩不佳。

6. 对抗、不服从,品行问题。

青少年:

1. 自己感到注意力难集中;

2.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厌学;

3. 经常与父母争吵、与老师争执、蔑视权威。

4. 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不良;

5. 做事不考虑后果,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

6. 经常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吸烟喝酒早恋等。


多动症可以治疗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治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首先通过药物治疗大部分的患儿均有明显改善,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康复和心理治疗加以纠正。多动症是可以治好的一种心理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