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是该在家自己给宝宝退热,还是赶紧带他上医院?
Emm……这个问题还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咱们的持续观察。
观察什么呢?观察宝宝的状态。
首先要注意的是,体温并不是唯一参考指标,有的宝宝烧到近40℃也没有表现的特别难受,仅仅是有点打蔫,有的宝宝体温只是达到了38℃,但就是能明显观察到他的精神状态萎靡。
所以,宝宝发烧期间家长除了持续关注体温之外,还要观察------
他是否意识不清、持续昏睡;
当用药退热降温后,状态未恢复仍然躁动不安、难以安抚;
是否有眼神呆滞、伴随抽搐、严重呕吐、肢体麻痹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就得赶紧带宝宝去医院了。
另一方面,如果宝宝仅仅是体温升高,但精神状态还不错,特别是吃过退烧药后,体温能够迅速降下来,宝宝也能恢复精神,那么咱们在家护理即可,具体要怎么做呢?
既然咱们没办法预判宝宝会发烧的时间,那么不如就在家庭药箱里常备退烧药。
当宝宝发热时,体温超过38.5℃时就考虑吃退烧药(有过热性惊厥史的宝宝可以在体温达到38℃时就考虑吃退烧药),目前宝宝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成分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多是糖浆类制剂。
九月麻麻想提醒大家的是,退烧药一旦开封后,就无法长时间保存,超过一个月不能再用了,所以小药箱里,要常备一瓶未开封的退烧药,这个保存期限可以参考包装上的保质期,而至于宝宝已经吃过的退烧药,小家伙病好了就把剩下的扔掉吧。
如果水分不足,那么蒸发散热的途径就会效果下降,不利于退热,这也是很多家长会感觉在初期给宝宝吃过退烧药时退热效果还挺好,但是随着病程的发展,再吃退烧药体温就很难下降的原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体温还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就先不要用这两招,因为这个时候虽然已经“烧起来”了,但宝宝的体感可能是觉得冷,如果再通过皮肤增加散热反而让他更不舒服。
当室温较低,同时宝宝高热伴随寒战时,我们可以使用空调上调室内温度,缩小体表与环境的温度差,提高宝宝舒适感,减少寒战的发生。
同时可以考虑提高奶制品的摄入量,不仅能够给宝宝补充能量,同时也能补充水分。
捂汗不仅对退烧一点作用没有,还可能会因为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而引起休克等严重症状。
而酒精擦拭时,因为宝宝皮肤比较薄,酒精很容易通过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出现中毒或过敏的现象。
至于退热贴,虽然贴在额头凉凉的比较舒服,不过它对于帮助退烧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如果宝宝不排斥,短时间贴一下没有问题,不过不要长时间糊在额头,使得局部皮肤不透气,引发皮疹等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