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询
|
疾病
|
资讯
|
药房
|
登录
注册
快速取消订单
您好,
用户中心
私人医生
消息
退出
下载APP
导致抑郁的十种思维模式,你知道吗
邓河晃医生
发布于2023-11-23 15:41
阅读量178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g4giZ-_zBg1kZRe7M-AZ1A
抑郁情绪和不良的思维模式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一些不良思维模式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心理能量,让你感到不安痛苦。
负面的思维模式可能加重抑郁症的症状,而积极的思维模式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症。因此,今天我们总结整理了十种会带来抑郁情绪的扭曲思维模式,帮助大家识别和摆脱认知的牢笼——
01-伤害回避
“不靠近任何人,也就不会被伤害。”
“不靠近任何人,也就不会被伤害。”
过度的伤害回避可能导致个体错失一些机会和体验,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伤害回避也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02-内摄
“可能我真的就像ta们说的那样糟糕吧,对不起。”
内摄的思维模式,
认为自己就是别人所说的“不堪”。因此,他们会将事件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经常表现出“自己有错”的样子,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也经常受到自我批评的折磨。
03-情感依附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不要抛弃我。”
Ta们渴望稳定可靠的关系,因此最大的担忧就是担心自己会伤害或冒犯到重要的人,从而失去可信赖的关系。
然而,实际上,过度的担心、焦虑和依赖不仅会使自己陷入沮丧的情绪中,同时也会对关系造成伤害。
04-缺陷 / 羞耻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我身上一定有着某种缺陷使得别人爱我成为不可能。”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坚信自己存在缺陷,认为自己是糟糕的、不值得被爱的。
由于这样的认知,他们害怕自己的"不好"被暴露出来,充满了羞耻感。
因此,在人际互动中,他们很容易感到胆怯、恐惧和不适应,同时也对自己深感厌恶。
05-依赖 / 无能
“这些事情好难,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具有「依赖 / 无能」认知图式的人通常会有无助感,这种感受剥夺了独立处事的效能感,阻碍了人们向外探索的动力,不相信自己具有创造和产出价值的能力。
Ta们最终深陷于习得性无助,认为一切事情都“太难了”,是自己无法企及的;从而难以得到他人的欣赏,也无法过好自己的生活。
06-非黑即白
“除了好的,就只有坏的。不能绝对成功,就是绝对的失败。”
有这种思维的人常常为感情而痛苦。
因为一件坏事的发生,就可能让ta们对一个人的认知完全颠覆,从“ta是爱我的”,到“ta根本不爱我”,也从“ta值得我去爱”,到“ta根本不值得我去爱”。
07-灾难化
“糟了。而且一切都只可能变得更糟。”
有这种思维的人同样会经常遭遇情感问题:因为ta们不相信关系中的回弹力。
一旦关系变得不好,ta们不认为关系有可能反弹,重新好起来,而会悲观地认为一切都已经无法挽救。最后ta们的焦虑、悲观,反而造成了关系不好的结果。
一点点“危险”的痕迹在ta们眼里都会是一场灾难的导火索。
08-心理过滤器
“我的视角里最显眼的,永远是批评与不足。”
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叫做“心理过滤”,即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自动过滤掉那些积极的信息,反而着眼于那些消极的细节。
比如,在工作满意度反馈的十个单项评分中,虽然其余九项都是很不错的分数,但ta们可能会重点强调唯一低分的项目,从而认定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继而陷入情绪低谷。
09-向上反事实思维
“如果……就好了。”
当我们想象出一个更好的状态去替换现在糟糕的事实时,我们就陷入了向上反事实思维。
这种思维一方面会让人陷入悔恨,悔恨当初不够明智的自己;另一方面也会让人陷入对外界和他人的怨恨——怨恨ta们没有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条件,让更好的结果能够发生。
10-螺旋向下式抑郁模式
“努力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却总是越陷越深。”
曾经的抑郁患者Anthony总结了一种抑郁模式:消极体验-情绪压抑-消极反刍-躯体压力-回避行为-不受控制地抑郁循环。
如果你怀疑自己也有一定程度的这种“抑郁思维模式”,读了这篇文章后要多加注意。
这种"有毒"的思维模式平时不会有多大影响,
但当个人遇到实际事件时,就会"绑架"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容易患上抑郁症。
如果长期如此,患上抑郁症的危险也会增加。
温馨提示:
出现以上情况请及时咨询就医,
抑郁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了解自己存在的与抑郁症相关的“高危险群”的存在,不要等到问题发生或恶化,在危机发生之前就会提前发出警告、自救和寻求帮助。
相关疾病:
抑郁症